堅持好味道 為防缺貨儲備食材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


說起溫哥華的金都餅店,老溫哥華人有這樣的評價:「可以說,吃港式麵包的人應該都認識金都,他們的老婆餅和中式婚嫁餅是招牌貨。」以往每逢周末假期,金都餅店就成為溫哥華的一個景點地標,從西雅圖、愛明頓,又或是多倫多來的華人遊客,總會來金都掃貨,買上一盒盒中式點心作手信,帶回去慰藉親友肚腹,以解其鄉愁。疫情期間,封城封關,遊客絕跡,再加上百物騰貴,餅店的生意難免受到影響,老闆娘何太接受本報訪問時直言,她最擔心的倒是食材缺貨,做不到她堅持的口味。

食材全面大幅加價
金都餅店在1996年開業,何太(何鄭素茵)稱這次的物價飛漲對他們影響不小。她坦言:「通脹對我們當然有影響,肉類、奶類、油、麵粉都全面加價;每次看賬單時,都覺得銀碼大了不少。」以餅店馳名的皮蛋酥為例,成本升幅不少,一箱皮蛋之前才60多元,然後升上70多元,到現在已賣上90 元;至於吞拿魚三文治用的生菜,兩個月前才不過20多元一箱,現在已經要90元一箱了。包裝東西的膠袋,至今已加價了20%。何太不諱言生意難做,但卻不大想加價:「我們賣一個包才不過一元多,可以加多少呢?」
買入皮蛋鹹蛋備貨

何太擔心食材缺貨,最重要是怕影響產品的口感和味道。她說:「要酥餅好吃,是不能用次級食材去代替的,蛋一定要靚,我始終堅持要用新鮮鹹蛋黃去做酥餅,雖然現在來貨價已漲了40%,儘管冰鹹蛋黃便宜一半,我也不會用,因為那種香味和口感是完全不同的;冰鹹蛋黃用來包粽,炒金沙蟹沒有問題,但用來做酥餅餡是達不到那種效果的,只是『死死實實』兼有一股蛋腥味;用鮮鹹蛋黃就不同,酥餅入爐稍焗10分鐘,就有那種鬆化起沙出油的口感,配上蓮蓉、豆沙特別好味。蛋黃是酥餅的靈魂,佔成本不少。」為了確保新鮮鹹蛋黃貨源充足,何太也是大量儲貨,一買就是幾千隻。

感恩有本地客支持
這種對食材的堅持來自於對食物的認識,廣受中港台移民歡迎的中式酥餅,何太稱自己用了二十多年去研究學習。「我起初完全不懂,現在對整個過程都很熟悉,一眼就可以看出一個餅焗得好不好,有沒有問題。我們的麵包也是人手搓包入餡,吃起來更有口感,雖然用機器搓包入餡省時省力,但吃起來就像棉花一樣,輕飄飄的沒有口感,完全不是那回事。」身為基督徒的她認為,這種焗餅的天分是神所賜予的。過去一年疫情影響生意,其中最受影響的出品可算是蛋糕;何太指疫情期間,搞聚會的人大幅減少,過生日也不會約朋友聚餐。「巨型大蛋糕沒有人訂過,大家都只是訂6吋的小蛋糕自己吃。現在疫情稍為好轉,才有人訂8吋、10吋的蛋糕。」
何強新、何鄭素茵夫婦(正中)與員工合照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