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


痛症是一種很普遍的病種,也是很多疾病的常有徵狀,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痛的苦處;所以要是有人懂得治癒痛症,或有一條能醫好所有痛症的萬應良方,這個醫生必定客似雲來,應接不暇。
痛究竟是甚麼?痛,其實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東西,但肯定不是一種正常的感受,因為它會令人不舒服,可以說它是身體或其組織對現有或潛在性受損的預警。它的發生可以是一點一處又或是散佈在身體某一部分的不適;有時病人很容易確實指出痛處,如跌傷或碰傷所引起的痛,但有時他們竟不知痛從身體那兒發出。
痛也可以被解釋為一種不暢快的感覺或情緒的經歷;即是說,痛可以分為感覺和情緒兩個部分。情緒部分是指痛的感覺,它是受人的意志、社會及文化的期望,以及過去的經驗所影響,例如神經性胃炎所引致的胃痛,是因為受到情緒困擾而引起;又如一些由情緒困擾所導致的頭痛或胸悶等癥狀,都並非由於生理上或結構上出現了問題。至於痛的感覺,部分則是與人體的神經系統有關,因為它能通過神經細胞中的感覺神經元,傳遞到大腦或脊椎神經去,然後再作出分析,並因著所接受的刺激,再作出相應的反應。
痛的種類在臨床上稱為「痛的性質」,常見有以下幾種:脹痛、刺痛、走竄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絞痛、隱痛、重痛、痠痛和空痛等。日常用語中的「痛如刀割」或「痛不欲生」,都是用以形容刺痛或絞痛。臨床上中醫和西醫都喜歡用指數來量度痛楚的程度,一般以十度為最痛,零度為毫無痛楚,醫生通常會要求病人從0到10之間,選擇一個數字來形容自己痛苦的程度,以便於診斷及跟下次覆診時作比較。
馮新偉(中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