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曾繁健招募籃球發燒友
張超(Brian)和曾繁健(Frankie)就讀同一所中學,同屬一間教會,也同樣熱愛籃球。就這樣,這兩個志趣相投的年輕人便萌生了同一個理念--把籃球場作傳福音的平台,招聚更多喜愛籃球的年輕人在一起,透過比賽彼此認識、建立友誼,而更重要的是藉此跟他們分享基督教信仰。因著這個目標和心志,二人便成立了「大溫哥華籃球聯賽」。
張超
籃球事工以球會友
曾繁健在中學時,曾經參加過籃球會舉辦的籃球聯賽。「曾繁健在比賽中雖然落敗,但卻在心中埋下一個想法,覺得這個以球會友的理念非常不錯。後來,我和他在傾談之間,便提到何不把聯賽的圈子擴大,結集一班籃球愛好者,把信仰分享給未信的朋友。於是,經過禱告、等候,我們便著手籌備。」張超道出了成立「大溫哥華籃球聯賽」事工的來龍去脈。
成為隊員的條件很簡單,最重要的當然是要熱愛打籃球,年齡由19歲或以上,無論是仍在求學的大學生或專上學院學生,或是剛投身社會工作的年輕人,都無任歡迎。張超補充說:「我們設定了一些球例,例如:在球場上不能打架,不能說粗言穢語,以減少不必要的磨擦和衝突。我們希望在打籃球的同時,讓參加者認識基督信仰和基督徒的價值觀。計劃中最理想的,是每組可以進行十二場比賽,而在每一場球賽舉行期間都能帶出一個主題,例如『愛』,好讓他們不單是來打球,不只是來交朋友,而是心靈能從中得益;步出球場後,也可以把基督教的信仰,切切實實地應用在日常生活裡、在行事為人上。」除打球外,年輕人更可以一起參與社區和義工活動,把年青力量展現出來。
籌備過程障礙重重
在構思、籌備以至推廣這籃球事工時,張超和曾繁健遇到不少障礙,也是他們始料不及的,特別是在尋找比賽場地的過程中,可謂困難重重--既要合乎預算,又要能作多場的比賽。原來神早已有預備,為此張超感恩地說:「後來,曾繁健竟想到他曾去過打籃球的BCIT(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於是嘗試詢問,結果,就找到了這個理想的場地。」
雖然場地的問題解決了,但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非要實際推行起來時才知曉;但回頭看,正如張超說的:「正因為這些障礙,神把我們領出安舒地帶,擴張了我們的眼界和領域,好叫我們在困難當中學習等候、仰望和成長。」
開始時,他們打算組織不同教會的弟兄參與聯賽,後來想到耶穌昔日如何來到人群當中,服事人群,於是,便決定擴大服事的群體,藉籃球把福音帶給非信徒,延伸成一個福音外展的事工,為這項運動注入了生命和祝福。
曾繁健
分工合作同心同工
這兩個有心的年輕人──張超和曾繁健各有正職,前者畢業於西門菲沙大學工程系,是一名業務分析員;後者畢業於卑詩大學科學系,是一名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並且計劃在今年成家立室。從中學時代開始到在教會的服事上,他們一直合作無間,彼此的默契更是不言而喻;而在這籃球事工上,也是同心合意,分工合作。「繁健負責與教會聯繫,分享我們的異象和事工,呼籲更多教會支持參與,並把宣傳海報張貼在各大教會和體育中心;而我則負責與公司企業接觸,將我們的理念和計劃向他們說明,希望他們的員工可以參與,如果得到一些經費的支持,當然是額外的資助了!」
到底這事工能否如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可以順利推行?在現階段這仍是未知之數;然而,這兩個滿懷熱誠的年輕人,並沒有太多的疑慮,因為他們相信,若是神喜悅的話,事就會這樣成了。張超坦言:「我們的原意是組織十二隊籃球隊,不過如果只有七隊,我們也會繼續。因為正如《聖經‧以賽亞書》30:19-21所說的:『主必因你哀求的聲音施恩給你。他聽見的時候、就必應允你。主雖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這既是神的工作,就完全聽祂的、順服祂的帶領!」
一腔熱誠福音負擔
張超和曾繁健確實具備了運動員的堅毅和勇氣──不畏難、全心全意地積極推動將於6月舉行的籃球聯賽。當他們到教會推廣時,才發現了另一個難題,張超說:「現在教會參與打籃球的弟兄比以前少了許多,加上教會資源有限,所以在組隊時,常出現人數不足的現象,這也是我們預計不到的。」不過,他們並沒有氣餒,反而不斷尋求解決的辦法,例如集合幾間教會聯合組隊,這樣不但可加強教會與教會之間的同工,更可以分擔傳福音的工作。
開展這事工時,他們的心願就是要以生命影響別人的生命,他們更希望日後能集合這班球員的力量,參與社區工作,對社會作出一分貢獻。相信他們那份單純、對傳福音的一腔熱誠和負擔,神必不輕看,也必親自帶領。
(有關「大溫哥華籃球聯賽」詳情,可瀏覽以下的網址: www.gvbl.ca。)
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