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網絡罪案
互聯網的出現,加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令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使用社交網絡跟親友聯繫、進行交易、處理個人財務等方面,不單較以前快捷、有效和方便,更沒有地域的限制。然而,心懷不軌的人同樣也會「善用」互聯網─竊取他人的密碼、銀行戶口、信用卡、工卡等個人資料,進行身份盜用、詐騙等不法活動。
加拿大銀行協會(Canadian Bankers Association)提醒大家,在現今的世代為避免成為受害者,認識騙案的種類,保護自己的家用/手提/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個人資料尤其重要。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
*誘使你下載軟件或應用程式,藉此監察你的在線活動情況,甚至盜取你的登入帳戶用戶名、密碼、個人和財務資料。
*寄上電郵、文字短訊,及利用看似正當的互聯網廣告,將你引到一個虛假的網站,希望你能從中披露個人資料。
*直接致電給你或留下口訊,引導你回電給一個虛假的傳呼中心,為的也是騙取你的個人資料。
*廣發詐騙電郵至受歡迎網站的用家。它們的設計通常都會很切合該網站的主題,如針對一些親友間互通消息的熱門社交網站。
破解方法免墮圈套
罪犯的犯罪和行騙手法層出不窮,且也越來越精密,但仍是有跡可尋的,只要小心謹慎,自可避免墮入陷阱。
*罪犯大多會以你認識的親友或機構名義,寄上電郵或文字短訊,當中的訊息不外乎是想挑起你的情緒反應,像是焦慮、憤怒、羞愧、同情,或是通知你獲獎的消息,讓你興奮雀躍;繼而要求你登上一個連接(link)或作出回覆。最終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和回應,如提供個人資料,或打開一個隱匿病毒軟件的附件或網站連接。
*若有任何電郵、文字短訊或電話,表示是你所屬的財務機構或其他合法組織,要求你提供密碼、財務或其他個人資料,切要提高警覺。緊記:銀行絕對不會以電郵或文字短訊方式,要求客人這方面的資料;如果銀行懷疑你的戶口或信用卡有問題,銀行職員亦不會要求你以口頭或透過電話鍵盤,提供密碼或戶口號碼。要是你對這些要求存疑,千萬不要回答,同時最好登上你的銀行網站,查詢如何向他們舉報有關的欺詐個案。
網絡安全人人有責
雖然大多數互聯網用戶對在線的威脅感到無助,但不少人仍會不在意地打開來源不明的電郵,又不會保護儲存在電腦內的個人資料。其實,保障網絡安全人人有責,加國公共安全部(Public Safety Canada)為大家提供了一些既有效又簡單的方法:
※保護個人身份:不同的帳戶用不同的用戶名字和密碼。密碼應該夾雜字母和數字,讓他人難以測破,並且要定期更換。
※使用防火牆:防火牆是電腦的第一道防線,有助阻隔不知名或虛假網站的連繫,阻止病毒及黑客入侵。一般的電腦操作系統設有防火牆,可以很容易打開使用。
※使用防病毒軟件:用以防止病毒感染電腦,應該定期更新軟件。
※阻隔間諜軟件的攻擊:安裝反間諜(anti-spyware)軟件,避免電腦遭惡意程式侵擾;軟件又應定期更新。
※安裝最新的操作系統:如 Windows, Macintosh, LINUX等。
※備份文件檔:保護重要的文件檔,免受病毒或水浸、火災等意外的破壞,定期在外置的硬盤或以其他方法備份文件檔,並將之存放於安全的地方。
※保護無線網絡:無線網絡(Wi-Fi)容易遭他人入侵,可請教電腦專家或供應商,安裝適當的保護軟件。
※刪除來歷不明的電郵:不要隨便打開由不知名者寄來的電郵或附件,如有懷疑,應立即刪除。如有附件更要提防,它們可能會撒播電腦病毒或間諜軟件。
※安全上網:在網上所分享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電話號碼、財務資料都要小心。應該先行檢查網站是否安全及啟動隱私模式。
※舉報不法行為:若發現網上有身份盜用、詐騙等不法活動,應立即報警。
朱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