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与溝通
言語,就是利用大家共通的語文來溝通,而透過言語的表達,包括發音、措詞、聲調、句子等,便可將訊息傳遞。
語言學習須靠聽
父母須留意嬰兒的聽覺是否正常,因為語言的學習是要靠「聽」來刺激大腦接收訊息,然後再刺激大腦語言區去分辨聲音所代表的意思。父母從嬰兒期開始,就可以跟子女說話,這對聽覺的發展大有幫助,而唱歌更是刺激嬰兒語言區發展的最有效方式。
嬰兒與人對望時會展開笑容,對他說話或唱歌,他也會發出「依依啊啊」的聲音,這些都是重要的訊息,從而可以知道嬰兒語言的發展是否正常。假如察覺嬰兒不與你對望,或對外來的聲音沒反應時,便需往醫生處接受檢查。
不同年齡的反應
一歲時,當你叫他的名字,他會作出反應;到了歲半左右,嬰孩會認識及明白較多的名詞,包括眼、耳、口、手、腳等,也會明白一些簡單的指令,如:坐下、拿杯過來、眼睛在哪裡......當他需要一些東西,如餅乾、玩具等,也會懂得用手指著來表達他的要求。
兩歲時,幼童最少會說兩個字的短句,如:食餅、"All gone"、去街、出去......當然,也有孩子可以說較複雜的詞語。
三歲時,孩子應該可以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陌生人也應該明白孩子在說甚麼、表達甚麼,這些都是語言發展的進程。
如對嬰孩的發展有任何疑問,可向醫生或社區護士查詢。
流行教嬰兒手語
現在時興教嬰兒手語(sign language),這是一個利用"Signing"或"Natural gestures"去建立幼兒溝通技巧的最佳方法,特別是母親和幼兒都會覺得很有趣味。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對手腳的控制比對口舌的控制較快,所以,如果幼兒懂得用手語來表達自己及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可減少幼兒因大人不理解他而產生的挫折感,繼而便能與幼兒早些溝通。然而,在用手語時,家長們也要開口說話,讓幼兒明白該手語的「音」是怎樣,意思是幼兒在同一時間內,既看到"sign"(手語)也聽到"word"(音),有助增加語言能力的建立。
孩子在家學母語
其實嬰兒一出生,腦部的結構已預備好學習成千上萬的語言(ready to learn);到了四個月左右,腦部便局限預備學習家裡常用的語言(localized);兩歲以後,腦部又再次開放,好去學習日常生活的語言,以及接觸不同的語言。
移民家庭很多時會問:應否在家中說英文,好使孩子入學時更易適應?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鼓勵所有人在家裡盡量說母語,因為我們對母語各方面都掌握得很好,如發音、用字、詞句的結構等運用也很正確。孩子是靠「聽」我們的說話來學習語言、甚至如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學習與人溝通等。
讓孩子在家學習母語,有助「打通」腦部的語言區。若能掌握好母語,孩子便可以更容易表達自己、述說一個故事......有助於他腦部的語言區完成整個發展程序,對他日後在書寫、作文、表達,以及學習其他語言上大有裨益。
「延遲」說話情況
臨床上,我們發覺有些家庭,在家裡說國語、粵語、越南語;換言之,孩子每日至少接收到兩、三種不同的語言,因而沒法好好掌握其中一種語言,以致這些孩子會出現「延遲」(delay)說話的情況。見到好些來自這類家庭的孩子,到了三、四歲還不會說話,只能用身體語言或一些極簡單的單字來表達自己;直至五歲入學後,才漸漸掌握英文,最終變成只會說英語,而家裡的國語、粵語、越南話只聽懂一點,卻完全不會運用。當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只要多花時間陪孩子、說故事,縱然孩子在家裡每日都用兩種語言來溝通,也能掌握得很好。
Miranda Fung 社區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