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外的平安-評加拿大影片《平安夜遭遇戰》(Silent Night)
平安夜,一年一度,舉世同慶。若主耶穌基督與你同在,無論你在哪裡,都將是平安之夜-有1944年山頂小木屋的平安夜為證。
兩軍雙方同吃聖誕大餐
聖誕節前夜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平安夜」。
耶穌基督的降生,為世人帶來了神悅納人的福音,從此,人們世世代代紀念這個夜晚,每到平安夜,"Silent Night"的歌聲總是迴蕩在靜靜的雪夜,帶來溫暖與祥和的氣氛。年年此夜,歲歲如是,以致人們已經習以為常,覺得平安夜,就該這樣美好、寧靜......
然而,時光回溯到70年前,在二戰激戰前線的德國,一幢松林中的山頂小木屋裡,這一夜曾處於劍拔弩張、生死對決的一刻,或舉槍相向,血染雪原;或放下武器,握手言和。分屬於敵對的兩軍雙方,峙立良久,終於......他們交出了槍支,掏出了食物,在同一個餐桌前坐下,禱告、同吃聖誕大餐。只因為,這夜,是平安夜。
平安臨到德國阿登山區
加拿大導演Rodney Gibbons所拍攝的這部影片《平安夜遭遇戰》(Silent Night),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1944年德國阿登山區。為了躲避戰爭,伊麗莎白帶著12歲的兒子弗裡茨來到山上小木屋過聖誕節,卻不料她的家竟在平安夜成了「前線」,三個迷路的美國軍人,與一小隊德國士兵在這裡不期而遇。他們都是全副武裝的軍人,他們都是視對方為必須徹底消滅的死敵。此際,沒有人能預知將會發生甚麼。
然而,伊麗莎白明白,他們都知道耶穌基督,他們都知道平安夜。於是,因為這個知道,基督耶穌的平安臨到他們,一觸即發的衝突化作友善的致意,燭光、聖誕樹、讚美詩,把一個幾乎進入血戰之中的夜晚,轉為仿佛如今天這樣和平的日子裡每年都有的平安夜。在戰後的回憶中,伊麗莎白總是充滿感激地說:「上帝和我們一起在吃晚餐(God was at our table)。」
平安夜成就了和平平安
千百年來,戰爭貫穿了整部人類歷史,見證無可推諉的罪性。同為上帝所創造的人,為了權力、王朝、民族、國家、政治、經濟、仇恨、欺騙......被驅使著走進戰爭,彼此相殺相搏,你死我活。如毛澤東詩中所說:「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當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諾曼底登陸後,歐洲戰區已經到了焦土之戰的階段,德國在垂死抵抗,盟軍要速戰速決,在這勝負即見分曉的關頭,和平如何能在兩撥軍人間成為可能?因為耶穌基督,不可思議的轉機出現,和平在千鈞一發的交戰中降臨,白雪茫茫的山林小屋裡,沐浴在一片祥和的燭光裡......平安夜,成就了和平、成就了平安。
戰爭史上,這樣的奇蹟還曾出現在1914年第一次大戰期間,英德之間一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在沒有任何停火命令的情況下,雙方在聖誕節全都神秘地一槍不發,甚至還互致聖誕問候,共度節日。殘酷的戰爭史上,除了這兩次特例,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奇蹟,令人放棄廝厮殺,握手言歡,互贈禮物,猶如友軍。
《平安夜遭遇戰》這部低成本電影,拍得充滿張力,扣人心弦。戰爭的氣氛始終籠罩著這間小木屋,反襯出平安的難得與可貴。信任與懷疑在雙方心中交織,令影片時而風雲驟起,時而柳暗花明。當他們都卸下武裝,坐在火光閃閃的壁爐前開始交談時,影片的近鏡頭顯示出這些戰士,如常人一樣活潑的人性,或風趣、或木訥、或靈活、或死板,如鄰家兄長。他們彼此本來互不相識,因戰爭而成為仇敵,卻在這個風雪平安夜,因耶穌基督成為朋友。
1996年,伊麗莎白的兒子弗裡茨在美國一家老人院中,找到了當年的三個美國兵中的一個,他們在時隔52年之後重聚,共同回憶1944年那個難忘的平安夜。
平安夜,一年一度,舉世同慶。若主耶穌基督與你同在,無論你在哪裡,都將是平安之夜-有1944年山 頂小木屋的平安夜為證。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