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斌:神才是美麗事物的創造者
創意-不因循、獨特、與眾不同,楊文斌就是這麼一個人。無論他年輕時在香港從事的工作,還是移居渥太華後培養出來的興趣,全都是創意無限、超乎一般人想像的精工藝術品。
熱愛工作享受工作
首先,讓楊文斌帶大家走進幾十年前的時光隧道......「中學畢業後,我就開始從事飛機修理工作。從小喜歡飛機模型的我,滿以為已經找到一份合意的差事,沒想到做下來以後,才發覺很是沉悶,加上『零出錯』的要求令我感到壓力很大......」因此,他將創意心思轉移到假髮設計上。
「對女士來說,一個稱心合意的髮型至為重要。起初因年輕沒有經驗,我設計假髮對象為年輕的女孩子,銷售市場較窄。結果,想到上了年紀的女士才是目標用家,於是轉向設計適合她們身份和年齡的髮型。」楊文斌的眼光和設計款式得到回報,單是上述這款假髮的銷售量就已高達150萬個,假髮生產廠生意蒸蒸日上。他坦言:「在高峰期,廠房僱用的工人多達4000個,業務發展前景樂觀,而我每天都好像對著自己的『玩具』似的,好玩又有趣,因此,天天都有等天亮趕著上班的期待。」楊文斌不止熱愛工作,而且樂在其中!
美術細胞活躍起來
楊文斌十多歲就已經相信耶穌,深知一生的道路都在神的安排之中。「我從小就喜愛藝術。十多歲就開始銅片雕刻,做了十多張聖經故事送給教會籌款,自己只留下了一張《最後晚餐》。」當他對營營役役的商場生涯感到厭倦時,便決定移民加拿大,希望從此過著安寧無爭的生活,做些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由於多倫多『太似香港』,於是我和太太選擇在渥太華定居。」楊文斌在渥京確實找到了最對「胃口」的生活。
「開始時,當然對唱慢板的渥京節奏難以接受,不過我對自己說:『那是你的選擇,既然來了,就要學習適應』......」三十多年下來,楊文斌不止完全融入此間的生活,且還深深愛上這個京都,因為他已在其中找到了寶藏-各種的創意工藝。早已存在體內的美術細胞,終於在他停下繁忙的工作後,再度活躍起來。「當看到鑲嵌在教堂的花窗玻璃時,我頓時被吸攝住了,尤其在日光照射下營造出來的那種燦爛奪目的效果,真是美不勝收、教人著迷。」於是在渥京,便開始學習花窗玻璃(Stained glass)製作,盡情發揮他的創作天分。
一千小時雕出潛鳥
「當年政府津貼晚間和周末的興趣班,學員只需付費45元,便可修讀一個36小時的課程。三年內我在Algonquin工業學校完成14個晚間興趣班課程。」楊文斌其他的學習是專注於金屬和木工。
「最後的一課是『雀鳥雕刻』,我對它特別有興趣。」楊文斌發現,每種生物都有不同的習慣、動態等,所以他就設法將牠們動態中的神髓雕塑出來。他坦承,要完成一隻普通的鳥雕,最少要200小時,但他曾花上1000小時雕出一隻潛鳥(Nesting Loon)拿去參賽,結果贏得「1989年世界高級海鳥類組」的冠軍。「當雕刻雀鳥時,我會發現神創造的精細、大自然的奇妙!無論是顏色調配的美感、羽毛的排列,都令人讚嘆不已!」其後,楊文斌抱著「取於社會、回饋社會」的心,在校任教「雀鳥雕刻」長達14年。
所有美麗的創造者
楊文斌也愛做陶瓷,並試過以《聖經》主禱文中「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為題,造出一個手拿熱狗、仰天謝飯禱告的小女孩和一隻小狗,而小狗關注的視線則落在熱狗香腸上,結果這也成了一件得獎的陶瓷作品。之後,楊文斌轉向繪畫人像油畫。「我知道每個人在神眼中多麼寶貴,而且各有獨特和美麗之處,表達得好並不容易,這就是畫人像的挑戰。」近年,楊文斌的興趣又轉移到珠寶設計。他笑說:「貴重的材料用不起,所以多以銀和石頭來做飾物。石頭是神的傑作,顏色之美令人讚賞。」在2008年的農曆初一,他用銀雕刻了一件飾物送給太太。「我是按照《聖經˙馬太福音》6章25-34節來做的,意思是靠著神的恩典,就有豐衣足食。」
擺放在他家裡的工藝製成品之多,真令人目不暇給,難怪去過參觀的朋友都驚嘆,儼如一個藝術品展覽館。但楊文斌始終認為:神才是所有美麗事物的創造者,而透過他工藝創作所能表達出來的,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楊文斌用他的手工藝在教會事奉了30年,並常與弟兄姊妹們一同修理及裝飾教會。「我今年已經75歲,但願神繼續使用我,教導一些信徒來接班事奉主!」
阿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