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戀
近年網上流行一句時髦語「舌尖上的」,只要字裡行間賣弄一下,就可以吊住讀者胃口,把訊息都往食物上推,大有「一食解千愁」之慨。舌頭不僅吞吐話語,而且更像收起人們味覺的寶藏,適當時候就引領人們,從味覺昇華至生命的味道。
在人的記憶裡倒像有個「味覺區」,很多兒時記憶常倚仗飲食而給召喚回來。記得在小學三、四年級,第一次嘗到家鄉菜-頭抽炆豬肉,覺得味道非常好,吃到幾乎停不了,以致肚子痛。那次是爸爸下廚的傑作,炆了一大盤「肥豬肉」放在飯桌上,我嘴饞而吃得太多,不知節制換來肚子受罪,從此我對肥豬肉敬而遠之。
高小開始幫著做家務,替媽媽去雜貨店買雜糧回家,上海麵、珠江橋牌生抽王、五香肉丁和梅林牌午餐肉等,常是必買之物;有時還會到街市買豬油渣及麵條回家做飯。到現在我仍清楚記得,用豬油渣煮出一大煲上海麵,配以冬菜、葱花及時蔬,再淋上生抽王,坐在板凳上狼吞虎嚥一番,那種味蕾上的五星級享受。當時沒有甚麼XO辣醬佐餐,只消有豬油渣炮製的上海麵端上桌,已視之為帝王式美食,連盡五、六碗實乃等閒事。
當年的確沒有選擇,窮得只剩下家鄉小菜,就地取材,只重填飽肚子,大快朵頤,不尚賣相。數十年後沒在記憶的長河裡洗掉,偶爾在上館子或外出用膳時,聞到及嘗到熟悉的味道,很易勾起過去一幅幅畫面,彷彿從食道鑽進時光隧道,那種感覺非常奇妙。
算起來,我已經四十年不曾吃過爸爸所炆那種超美味的肥豬肉。記憶像路軌那樣長,究竟是味道殘留在記憶中,還是記憶推著味覺鑽進了生命的長河?
何良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