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對 命 運 讀余華《活著》(二)
《活著》的主線就是命運:「《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互相感激......互相仇恨......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毫無疑問,作者獨特的描述抓住了中國讀者的心,也抓住了世界上其他對命運深感興趣或恐懼等情思者的心。
反映命運不可揣測
《辭海》中「命」字下,提到命運一意:「指吉凶禍福,壽夭貴賤等命運,即人對之以為無可奈何的某種必然性。」對於一個深受儒家「敬鬼神而遠之」思想影響的民族,但又是人的宗教性不可磨滅的每一個人,命運就成了中國人聯繫這個現實世界和超越世界最重要的紐帶,世世代代,對之愛恨交加,對之研究感悟。
作品中的人物境遇,反映出命運是不可揣測的。福貴吃喝嫖賭,過得昏人混賬一個,結果把整個家業輸給了為他設套的奸詐的龍二,全家跟著吃苦,龍二一下子成了大地主;但共產黨來了後斃了龍二,「我是越想越險,要不是當初我爹和我是兩個敗家子,沒准被斃掉的就是我了......這就是命。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然而,福貴此後的歲月真的就有福嗎?不!至少在常人看來,他是禍大於福。淮海戰役中和福貴一起被拉去當國軍的老全,多少次戰場上拼殺都沒死,結果在戰爭快結束前,去外面翻看死去的國軍弟兄時被流彈打死。國軍士兵春生被共軍俘虜,結果後來竟成了解放後的縣長,娶了學校校長的太太,但好景延續了10幾年後,在文革中不堪苦待,又自殺身亡了。筆者在其中讀到的潛台詞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事實上,每個人的一生、一切都掌管在天地造物主的手中。
命運和道德的關連
書中人物的命運和其道德的關連好像也不大合常理。好人可能得惡報,也可能得善報,惡人可能得善報,也可能得惡報。福根女兒鳳霞和她的丈夫偏頭萬二喜,是多麼善良的人啊!可惜鳳霞童年得病變成啞巴,後來因產子大量出血而死,而萬二喜在幹活時被兩排水泥板夾死。龍二這個惡人得了惡報,但王四佔鳳霞的便宜欺負她,還得到一塊地瓜。
書中具有明顯的傾向,將個人命運和人類自身行為、社會制度活動作了一定的關連。國共政治相爭,人民受到影響,福貴被抓去參加的戰役之間,「昨天還在喊叫的幾千傷號全死了,橫七豎八地躺在那裡,一動不動,上面蓋了一層層薄薄的雪花。」飢餓到極點的國軍俘虜吃東西,「我從沒聽到過這麼一大片吃東西的聲音,比幾百頭豬吃東西時還響......更多的人是噎住了」。後來兒子、妻子、女兒、女婿、外孫、劉解放的死,都和政治運動帶來的政治經濟生態環境貧惡有關連。
孔子講命運:「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但顯然作者的重點,不是在人有生老病死這個層面上講命運,因為中國人把「無疾而終、死時福祿俱有、兒孫滿堂」視為大福,作者在講中華民族的苦難史,講個人的命運受到政治的影響。作品讓人們深刻檢討政治制度和政策給單個人帶來的影響,但顯然他不是在談改變制度就能根本改變人的命運,而是人在自身命運中生命的態度。
將自己精力化為愛
書中表達主要人物的命運,毫無疑問是悲劇性的,至少在一般人看來如此。這是作品的深度,悲劇更能打動人的心靈,現實中的悲劇更能刺激人們思考社會、人性。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讓我們思想人性的惡有多深!思想科技教育的進步、政治自由選舉,到底對抑制人性的惡有多少作用,思想人自己的憐憫有多少?那麼,人怎樣面對命運呢?一種是否定命運存在;另一種是順命、宿命論;還有一種是與命運搏鬥。
記得上大學第一年,請了音樂學院的老師來講貝多芬的交響曲,他那天講了《命運交響曲》,貝多芬與命運搏鬥,同學們聽得熱血沸騰。筆者最近讀了司布真在《靜夜亮光》(大光出版社)中,談到他在讀《約伯記》38章16節的感受:「那麼,為何我要折磨自己的頭腦去思想那些諸如命運、未來、命定和人類之責任?我不可能領悟這些深奧的,不易了解的真理,如同我無法找出海洋源頭的答案......但願我不再努力掙扎要明白這些無限的事,反將自己的精力化為愛。」這卻對我頗有積極正面的啟發。
權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