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騙局
被稱為加拿大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已被破解;法庭宣判兩名犯案主謀12年徒刑。這宗金融投資騙案,受害的投資者超過2,400人,涉及的金額高達二至四億元。雖然「龐氏騙局」落幕,但五花八門的騙局,仍然層出不窮,務令受害人上鉤。
騙案新瓶舊酒
每年,成千上萬的國民被騙。騙徒常用的其中一種手法,是以專家自居,並以利為誘,而使人身陷騙局。「龐氏騙局」的兩名主腦騙徒,就是以金融投資專業人士的身份,對投資者承諾,其$99,000投資本金屬低風險,每年回報率高達34%,且在八年內增值逾100萬。結果令二千多人墮入騙局,不少投資者失去畢生積蓄、無家可歸,有些甚至幾乎踏上自殺之路。
警方呼籲,學習自保的第一道防線,便是對一切「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事物,採取懷疑的態度。其實,大部分騙案的手法,都是新瓶舊酒,由以往得手的騙案演變而成。
聯邦工業部長莫而進(James Moore)表示,騙徒以林林總總的假象,如誤導性的廣告、傳銷騙局及其他模式,對不同年齡及行業的人士進行詐騙。故此,民眾必須時刻提高警惕、辨識詐騙的跡象、向有關當局舉報不法行為,從而打擊欺詐活動及保護自己。
金融詐騙最多
加拿大特許專業會計師會(Chartered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of Canada)進行過一項全國調查,發現約三分之一被訪者是金融詐騙的受害人,當中以信用卡詐騙(67%)及扣賬卡(debit card)詐騙(29%)最多,跟去年的調查結果相若,而網上詐騙亦顯著地飊升。此外70%的人非常關注身份盜竊問題;近半數被訪者對網上購物感到不安,且害怕他人持有自己的個人資料。
信用卡詐騙手法─包括:騙徒使用丟失或被盜取的信用卡購物行騙;利用他人的信用卡資料,透過電話或互聯網購物;改動零售商的繳費終端機,獲取他人的信用卡資料後,偽造假信用卡行騙。
扣賬卡詐騙手法─包括:騙徒盜取扣賬卡資料,挪走賬戶內的款項;以讀卡裝置來獲取磁帶的電子數據,又或使用隱蔽攝錄機或偽造的密碼識別機,取得他人的扣賬卡資料,取走賬戶款項。
加拿大銀行家協會(Canadian Bankers Association)指出,加國是全球使用扣賬卡最多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天處理約1,200萬宗交易。國民擁有7,200萬張信用卡,去年的消費額超過3,600億。雖然扣賬卡及信用卡遭詐騙用戶少於1%,但對銀行仍構成嚴重的問題。以去年為例,銀行因客戶信用卡及扣賬卡詐騙,而需要支付數億元補償金。
電話詐騙警告
另一方面,騙徒冒稱政府部門人員的電話詐騙個案正日趨猖獗。聯邦公民及移民部、加拿大稅務局及亞省服務廳(Service Alberta)等政府部門,都先後發出警告,提醒國民慎防墮入欺騙陷阱。
冒稱聯邦公民及移民部人員行騙:近期最流行的騙局,是騙徒訛稱聯邦公民及移民部人員,要求受害人提供個人資料,又列舉受害人觸犯的法律,恐嚇必須將罰款交付至指定的私營匯款公司,否則會接收逮捕令、入獄、失去移民身份,甚或被驅逐出境等。
亦有騙徒要求受害人提供各種個人資料,如出生日期、護照、工卡、信用卡及銀行戶口資料等,從而進行詐騙。事實是,聯邦公民及移民部絕不會致電個別人士,要求交付罰款以免驅逐出境,也不會要求透過已繳款的信用卡(pre-paid credit cards)或私營匯款服務供應商繳付款項。
冒稱加拿大稅務局人員行騙:騙徒訛稱是稅務局人員,用威脅的語氣,要求受害人以信用卡或已繳款的信用卡繳交虛假的欠稅,否則會被法庭指控、入獄或被驅逐出境。
加拿大稅務局絕不會要求納稅人使用已繳款的信用卡付款;除非事前得到授權,否則不會透露當事人的個人資料;也不會詢問有關護照、醫療卡、駕照的資料,或要求在留言機留下個人資料。
冒稱亞省服務廳人員行騙:騙徒訛稱是能源公司(如ENMAX)職員,聲稱受害人過期繳交費用,並威脅若不以已繳款的信用卡或網上轉賬等方式付款,便會中止服務。事實是,能源公司職員可能會透過電話詢問用戶信用卡號碼,作為支付逾期賬款的方法,但卻不會要求以已繳款的信用卡或網上轉賬方式付款。
若接到上述電話,切記不要透露任何個人或財政資料,更不要相信來電顯示的號碼,因為騙徒有可能利用電腦軟件,以假電話號碼掩飾身份,使人誤認電話來自政府部門。
如果對電話的真實性存疑,可詢問對方的姓名,並致電有關的政府部門電話服務中心查詢清楚:聯邦公民及移民部1-888-242-2100;加拿大稅務局1-800-959-5525(商業)、1-800-959-8281(個人)。若收到威脅性或疑似詐騙電話,應該立即掛線、報警,以及把事件向加拿大反詐騙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1-888-495-8501報告。
黎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