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
溫哥華華埠在上月有四幅室外壁畫先後遭人塗鴉,首三幅並排的壁畫,是描寫早期華人奮鬥史的畫作,其實在過往已遭塗鴉最少三次;至於另一幅則是巨型老子壁畫,此乃由溫哥華市政府與李氏總公所於二零一零年合資畫成;由於壁畫面積大,而且位置顯眼,因而亦成為華埠一大特色。
塗鴉事件在溫市無處不在,遭塗鴉的位置一般是牆壁、街頭電箱、巴士站廣告及天橋柱底等。至於塗鴉的方式有三:一是藝術性塗鴉,一般色彩班爛、且富有美感;塗鴉者為了展示其畫功,多會選擇在一些面積較大的牆壁或天橋柱底進行。二是歧視性塗鴉,塗鴉者出於對某個群體或族裔的憎恨,每每寫上一些帶有侮辱性的字句,部分更帶有恐嚇性,需交由警方處理。三是惡作劇塗鴉,塗鴉者為了滿足其破壞慾,於是在某些壁畫、相片或招牌上胡亂塗鴉。
藝術性塗鴉,可以說全無惡意、惡作劇塗鴉帶有少許惡意、歧視性塗鴉則完全出於惡意。有部分傳媒事後分析,華埠的壁畫屢遭塗鴉,是要針對華裔社群,但筆者認為,由於所有塗鴉均是胡亂地畫些全沒意思的東西,屬於惡作劇塗鴉,並不一定是針對華人,至於選擇華埠的壁畫進行塗鴉,估計塗鴉者可能是華埠居民,又或是居住在華埠附近,才會有此破壞性行動。
鄧永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