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憂愁
「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至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哥林多後書7章10節)
世俗及依神意思憂愁
或許你也跟我一樣,帶著些許的憂愁踏入新的一年。放眼世界,血腥恐怖襲擊向不同地區蔓延,政局越見錯綜複雜,加上種族問題引起內外壓力,不禁使人擔憂大規模地區戰爭,甚至是世界大戰的爆發。人禍之外,更有天災-地球病入膏肓、污染極其嚴重、全球暖化、反常天氣現象,摧毀不少家園,奪去很多寶貴生命。憂愁是人人都有的經驗,你我必都嚐過憂愁的味道。按《聖經》說法,憂愁分作兩種,一是「世俗的憂愁」,另一種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
「世俗的憂愁」帶來的結果是死亡,「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章22節)是另一個更深入貼切的描寫。心理學家也說,一般人的憂慮絕大部分是不需要的,但殺傷力卻是極大。人所憂慮的事情,十居其九是不會發生的(包括我先前所提及的)。餘下的一成,即使日夜擔心憂愁,也不能絲毫改變事實,那麼,為何要憂愁掛慮呢?
「依著神的意思憂愁」是不一樣的憂愁,結果也是大大不同!我想起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自己的好處放下,視人民的福祉為先,這種無私大愛情操,貼近神的心腸。另一位我想到的人物是世界宣明會(World Vision)的創辦人畢爾斯(Robert Pierce),他在韓戰期間於亞洲地區作宣教士,親眼目睹戰爭的禍害,特別是在那些無助的兒童身上。回美後他便籌款,成立機構,協助苦難中的兒童。他說「讓叫神心碎的事情也叫我們心碎」,何等精粹獨到!
神的憂愁乃是為人的罪
《聖經》啟示的神,是會憂愁的神。神的憂愁,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人的悖逆、人的罪。因此,《聖經》說「依著神的意思憂愁」的人,下一步是「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最後結果是從罪中得救!一個體會神心腸的人,也必然是對罪惡敏感的人,特別是在自己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罪。坦誠面對自己的罪,坦誠面對罪對身邊人與事產生的負面影響,心中自然有極其難過的感受,這也正是《聖經》所說的「懊悔」,而這懊悔是「沒有後悔的」,因為基督在十架所成就的救恩,能洗清我們一切的罪。可惜,人大都拒絕面對自己罪惡的一面,或是自欺欺人地視若無睹,或是推卸責任,說甚麼「社會的錯」、「父母的錯」!
神救為罪憂傷懊悔者
大衛是以色列歷史中最受人愛戴的君王,但他也是人、也犯罪。他奪人妻子,更依仗自己權力,借刀殺人。雖然好像無人知曉,但他自己必然一清二楚,我相信他日子也不好過。神藉先知拿單揭穿大衛罪行,大衛大可連先知也殺掉,但他沒有,而是真誠認罪,接受先知的指責,先知也宣告神的赦免。大衛總結自己的經驗,寫下感人的《聖經˙詩篇》第五十一篇,其中一節這樣說:「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篇51章17節)每一顆為罪,不管是自己或是別人的罪,而憂傷痛悔的心,神都極其珍惜。祂必定塗抹我們一切的過犯,更給我們恩典與力量,去勝過罪的後果;之後信心更堅定,與神關係更深,也能幫助其他人。
人世間所有的困難壓力,追根究底,都是人心中罪惡的問題。人的方法,絕不能解決,為此而憂愁,也只是死路一條。反之,能謙卑地來到神面前,為自己的罪憂傷懊悔,神必不輕看,必然拯救。我們也能以無罪的身份,體會神的心腸,為世人的罪憂傷。親愛的朋友,你為甚麼而憂愁?
魏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