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民的歷史和特性-讀《英國史》上冊(上)
英國自由主義歷史學家屈勒味林(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 1876-1962)的史學巨作《英國史》(A History of England)實在是一本絕佳史書。
《英國史》乃英史中之時者
英國人民實乃世界獨特和有趣的民族之一,一個小小島國在近代竟能成為世界擁有最大殖民地土地的「日不落帝國」,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對近現代世界的影響巨大。中國人對英國可謂「愛恨情仇」-鴉片戰爭敗於英國,揭開了中國百年恥辱史;1997年又目睹英國米字旗在香港黯然落下,去年英國又率歐洲發達諸國之先,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
英國自由主義歷史學家屈勒味林(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 1876-1962)的史學巨作《英國史》(A History of England)實在是一本絕佳史書。誠如翻譯者法學家和政治學家錢瑞升所評:「《英國史》這樣被世人推崇的原因甚多,其最重要者,一為範圍的廣大、二為材料的宏博、三為文筆的卓絕、四為涵義的深長......世人每稱耶教《聖經》為萬書之書,而孔子則為聖之時者,我如以『英史中之時者也』來稱屈勒味林,我想也不會有人願駁我罷!」
不同民族塑造英國民族特性
英國人民乃多個民族混合而成,和歐洲純種的日耳曼民族和斯堪地那維亞人不同,也和中國漢民族佔人口絕大比例不同。每一民族帶來之民族特性的混合和更新發展,塑造了近現代英國民族特性:
(1)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伊比利亞人從歐洲橫渡海峽來到大不列顛。公元前七至三世紀,原居住在德國和荷蘭的塞爾特部落移植進大不列顛。他們除農牧業以外,還喜愛貿易、航海和打仗。
(2)古羅馬凱撒大帝大軍自公元前54年入侵,到100年後的克勞第烏斯朝,羅馬征服了不列顛。他們帶入了拉丁文化,給英國留下了基督教,羅馬大道,和幾個重要的新城址,包括倫敦。
(3)諾爾狄克(Nordic,他們是包括斯堪地那維亞人、盎格魯˙薩克森人、佛朗克人及條頓人的大種族)從三世紀侵入英國。其中盎格魯˙薩克森人和同宗的朱特蘭人在五世紀大舉侵入,趕出羅馬人,他們極奢殺戮毀壞。「所有的城市及居留地盡被攻陷,盡成灰燼......舉凡平民及教士盡遭屠戮無餘。」他們大量從原居地丹麥和德國移居英國,作者評價:「因為英吉利人有偉大的移植毅力和凶橫的毀滅本性。」六世紀,許多盎格魯、薩克森小王國各自獨立。
(4)八世紀開始,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丹麥人和諾斯人(Norseman, Men of Norway),被稱為「北歐海盜」(Vikings)又大量侵入移民英國,他們帶來了航海、探險、商業和法律。埃塞爾斯坦(Athelstan)在925年成為全英格蘭王,英吉利第一次政治統一。他們在英國和今日法國的諾曼底成立「丹法國」。
(5)十一世紀,諾曼底人再次侵入,在1066年10月4日著名的海斯頂斯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推翻重新掌權的薩克森王國。自此以后,英國再也沒有大規模外敵入侵。諾曼底人具有統一政治及集中行政的能力,帶來完全的封建主義,拉丁-法蘭西文化,以及移植和作戰能力。
宣教使英國基督教地位優越
基督教在早期就傳入不列顛諸島,314年的亞爾勒(Arles)會議,就有約克、倫敦、林肯各處的主教參加。英國在基督教早期及中古歷史中,以獨特的修道主義和極大的宣教熱忱而聞名。諾爾狄克移植英格蘭、蘇格蘭後,消除基督教;帕提克(Patrick, 398-461)在432-461年被差派到愛爾蘭宣教,主張修道運動,將其與宣教結合起來,宣教士都是修道士。克勒特修道士開始了近三百年宣教運動,他們進入蘇格蘭、英格蘭東北部、高盧、意大利、德國宣教,宣教士興起平信徒悔改認罪之風。奧古斯丁被教皇格里高利差遣,進入英國南部宣教。華爾克評論道:「這兩種宣教熱忱聯合起來,造成英國基督教的優越地位。羅馬的貢獻是組織精神,古不列顛的貢獻是宣教的熱忱和學術的愛好。」基督教對英國民族的塑造,有靈性、精神、制度、知識等四大方面的影響。作者聲稱:「中古之宗教,很像君主及封建制度......但它們合併起來卻能使隨隨便便的諾爾狄克人本性不變,而成千年後推鐸爾時代沉穩有為的英吉利人。」蠻族入侵,人民苦難不堪,但他們仰望上帝,這影響近代的英國人,他們在做禮拜時,要說:「上帝!在我們之世,給我們和平。」「因為除了你以外,沒有人能替我們盡力,上帝!」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