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學生也看不到未來時
三月中,在香港有三人因「暴亂罪」被判監三年,其中兩人是90後青年,包括一名香港大學的23歲女生。這件事令人深切反思,一個前途光明的大學生,為甚麼甘冒被傷害的危險和被拘捕的風險,竟然參與旺角的暴亂,至終前途被毀?
香港樓價繼續上升
香港的樓價在1997年回歸後見頂,經歷科網股泡沫及2003年沙士一役後見底,之後逐步回升。近年樓價重現歷史新高,雖然政府多次出招,包括增加印花稅和減低銀行樓宇按揭比率,樓價雖然短暫回穏,但之後復升,至今已遠遠超過許多人的負擔。有些地產商趁機推出小型的迷你樓,更有推出比之更小的納米樓,可用面積少於15平方米,更甚者不及6平方米,是不宜人居住和非人性的設計,但售價仍過百萬港元。對大部分年輕人而言,解決未來住房的需要是一大難題。當夫妻兩人都是大學生,卻只可購買納米樓或租住劏房時,前景令人沮喪。
多市瘋狂上升樓價
近年多倫多市樓價急升,連帶附近的大小城市樓價亦水漲船高,令人瞠目。單單在2016年,大多市平均樓價升逾17%,是近30年來升幅最大的一年,而轉售房屋銷售量亦創新高。今年多倫多房地產價格上漲速度未有減慢,按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市民負擔能力指數顯示,大多市的房屋已遠遠超過市民的承擔能力,而在興建中的多用戶房屋單位數量亦偏低,主因是適合興建高層栢文的土地越來越缺乏。
大部分居民已經沒有能力負擔獨立房屋,只能轉買鎮屋或多層栢文單位,令供求變得不平衡。有人感嘆,大多市的獨立屋已貴得連加拿大收入最高的1%之打工人士,也負擔不起了。同樣,多倫多的年輕人,包括大學生,縱有不錯的工作,仍然難以負擔高昂的房屋價格和急速上升的租金。
貧富懸殊轉趨嚴重
在60和70年代的香港,低下階層的家庭佔了大多數,但透過教育和創業,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不少。當時的中學主要是透過統一的升中試派位,學業成績優異但家境欠佳的學生,仍有機會進入優秀的中學,再藉著大學入學試,進入大學,畢業後便可找到好的工作,從此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另外,當時物價低廉、樓價亦低,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環境創造財富。反觀今天,中學主要按校網區分配,因此,較多質素好的中學校網區內的樓價被搶高,令低下階層的學生難以進入這些學校。同樣,高昂的樓價令創業的成本大增,縱有成功者,也被業主狂加租而被迫關閉,令藉此創富的機會大減。當人向上流動的機會減少,再加上樓價和租金上升,以至連大學生也望而不及的水平,只有生長在家境較富裕的家庭的年輕人,才有較大機會向上流動和置業。社會將變得貧者越貧、富者愈富,令不少年輕人對現實深感不滿。
執政者須作出回應
在加拿大的年輕人,特別是生活在大多市或大溫市的,對上述的缺乏前景情況,都有類似的不滿;但在加拿大的政治體制中,無論聯邦政府或各級政府都會作出回應,推出可行的政策,改善年輕人的困境,為的是要爭取年輕人的選票。舉例說,安省政府正考慮推出,仿效溫哥華的海外買家房屋銷售稅去冷卻樓市,但這措施成效有限,因為大多市熾熱的樓市,並不單單歸究於海外買家,主因是供不應求。然而,對於香港的年輕人,他們沒有太大能力去影響政府的決策,也沒有能力去選出願意幫助他們的政府。當政府嘗試去平衡各方的利益,而市民卻懷疑官商勾結;一般年輕人活力十足和對未來充滿希望,但當連年輕大學生也看不到未來時,他們還有甚麼方法去改變現狀,爭取更美好的未來?新一屆的政府又會作出怎樣的回應?
馮肇昌(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