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載的恩與情 懷念母親陳陳靄蓮
神啊,自我年幼時你就教訓我,直到如今我傳揚你奇妙的作為。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詩篇71篇17至18節)
陳啟棠伉儷
趁此母親節,我願意分享《聖經》中兩節曾經深刻地觸動我的經文,亦謹以當中的內容,向這位曾經生我、育我、鼓勵我、支持我,並將上帝的能力指示我的母親,致上最深的謝意:母親,多謝妳!
去年的感恩節翌日早上,送過了孩子上學,正準備駕車回到教會辦公室,電話鈴聲響起,短短幾十秒的通話,竟然改變了我們一家往後39天的步伐。
在那一連串非比尋常的日子,我們和她一起,經歷了一段以信心向前踏步的旅程:急症室、腫瘤科病房、深切治療病房、善終病房。11月中的一個下午,她走完在世的路程,安息天父的懷中,享年79歳。在很多人的眼中,她的確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女性:修長高挑的身型、溫文爾雅的談吐、持家有道的風範......這人是誰?她就是我的母親陳陳靄蓮女士。
與孫兒共聚
小學時代 生命奠基
母親早年任職香港政府教育署,對子女的教育當然絶不會掉以輕心。當年將孩子送入名校的風氣,尚未如今天般熾熱;可是,印象中一般的家長仍然會對拔萃、喇沙等傳統英文小學趨之若鶩。還記得幼稚園畢業前,母親亦為我安排不同小學的入學試,但最後我卻被安排到一所校風較純樸的基督教小學就讀。現在回想起來,我感謝天父,透過小學的聖經課,為我對認識上帝奠下基石;另外,自己現時對中國語文的掌握,可以說大半都是在小學那些年培養出來的。
主日學校 信仰啟蒙
由於雙親在少年時代已經上教會,感謝天父,讓我和弟妹有機會在基督教的環境下成長。當年,教會還未有為幼童設立的主日學班次,每個星期天只有跟隨父母參與成人崇拜;唯一的記憶就是,主日講道時,我在紙張上繪畫台上牧者的神情舉動,倒也自得其樂!大約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母親開始擔任教會兒童主日學統籌工作,亦使我建立起每週參加主日學的習慣。
文字旅程 境界擴張
因為工作關係,母親有機會接觸當時方才起步的「突破機構」。那時正值《突破少年》創刋,母親率先為我訂閲這本剛剛面世的青少年刋物,這個看似簡單不過的決定,竟然造就了我有機會,接觸這個挑戰青少年「尋根、植根、紮根」的福音運動。從《突破少年》、《突破雜誌》到《突破叢書》的文字旅程,不僅是閲讀境界的擴張,更加直接影響自己後來對青少年事工的投入與委身。
楓華大地 再建家園
80年代初期,正值香港九七回歸,雙親為了我和弟妺的將來,毅然連根拔起,在那個太空家庭仍未普及的年代,舉家遷到大雪紛飛的加拿大多倫多。素來熱衷工作的母親,為了在新環境照顧三名進入青少年期的子女,亦決定放下身段,成為全職主婦。還記得在第一天上學的寒冷早上,母親大清早為我和弟妹,悉心預備早點及午餐便當,至今仍教我動容,情景依舊歷歷在目!
大專年代 離巢高飛
高中畢業後,面對進入大學的抉擇,母親與我分享她年少時留學英倫,修讀教育的種種苦與樂,加強了自己面對未來的信心之餘,更鼓勵我作出了離開多倫多,往安省倫敦市升學的決定。回想那些年在西安大學的生活,除了換來一紙畢業文憑之外,我更經歷了信仰的失落與重尋。若不是雙親在背後默默地禱告守望,恐怕我也會成了流散圈外的迷羊。
陳基舜與父母合照
全職事主 全力支持
大學畢業那年,因為一位中學同學的離世,促使我認真考慮生命投資的方向。當戰戰兢兢地與父母分享,自己有感動,踏上全職事奉路之際,不單換來正面的回應,母親更語重心長地告訴我,這其實是她在上帝面前多年來默默的禱告!回看我多年的事奉道路,無論是縱橫校園的學生工作,抑或是近年進駐堂會的教導牧養,母親在禱告上的守望、在實質上的支持,都成了一份無比重要的推動力。
佳美腳蹤 橫貫西東
回看在加國生活的三十多年,其中一個最令我引以為傲的就是,我有一對不單關懷普世宣教,更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的父母。自從父親在1991年的馬尼拉華福大會上,認識了林爾華弟兄開始,他們便從不間斷地投入宣教行列之中。當一般長者忙於安排環遊世界的行程,我的父母卻更熱衷於支持不同地域的宣教事工。無論是巴拿馬、蒙古、西伯利亞或是柬埔寨等地方,母親都會夫唱婦隨地與父親一同前往,那份火熱與承擔,實在叫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半百恩典 情比金堅
去年夏天,正值父母五十載金婚的日子,我們一家三代十多人一起在郵輪上,歡度了美好的時光。在旅程的第一個晚上,母親特別在船上安排了房間,招聚一家大小在海上,一起用詩歌讚美,一起以見證數算,上帝橫跨世代在陳氏家庭當中的恩典。然而,在歡樂的氣氛中,任誰也不會猜想到,這次竟然是我們和母親最後一次的遠行。
陳基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