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挽回孩子 父母先改變
專家認為,青少年吸毒是家庭問題,父母願意改變自己才能挽回孩子。
對溫哥華列治文復康會(Richmond Addiction Services)輔導員黃承斌來說,青少年吸毒關鍵在於家庭關係,大麻合法與否其實分別不大。他說:「究竟父母和子女有沒有密切良好的溝通?能否暢所欲言?有否一早切實地將毒品這類高危行為告訴子女?尼古丁和酒精都是合法的,使用與否從來都是價值觀的問題。」
黃承斌指吸毒的青少年,多和父母關係不佳
有吸毒行為 家庭出問題
根據黃承斌的經驗,吸毒行為從來都是一個家庭問題;前來接受輔導的青少年,百分百都有家庭問題。黃承斌認為:「這些吸毒行為是一種求助呼喊,反映在家庭支持和情緒餧養上出現了問題。吸毒的孩子並不蠢,他們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去玩火呢?為甚麼他需要毒品那種極快、極可靠,將情緒由低沉帶到興奮的感覺呢?哪些人需要靠毒品去維持生活中的興奮和意義呢?就是在成長中,沒有人好好帶他們走正途的一群。」他相信,在少年人的生活裡,如果接觸到的都是負責任的成年人,灌輸正確的人生觀,那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事實上,吸毒不分社會階層,黃承斌稱:「列治文住區的收入水平不低,但毒品問題一樣嚴重。」他指出,雙收入的家庭很普遍,但父母和子女相處的時間都很少,所謂的「天倫樂」都是低質素的,一家幾口各自看電腦和手機,怎能幫助年輕人建立健康的自我形像。
要孩子改變 全家一起變
在輔導的經驗中,黃承斌說:「見過吸毒孩子的家庭問題-有自小被送回中國給祖父母照顧的孩子,人生最早的7至10年沒有跟父母同住,沒有和父母建立可以交心的關係,這都是高危因素;也有情緒沒有準備好,就被送到加拿大讀書的孩子,很多還是在情緒很差的情況下,被送過來的。」
他坦言,孩子捲入毒品問題,背後有他的需要,可能是生活苦悶、尋求刺激,可能為了得到朋輩肯定;他見過有父母以為,把孩子送去收費昂貴的私校,便可以解決其需要。其實,小朋友最需要的是爸爸媽媽!
「不少孩子放學後,有三個半小時見不到爸爸媽媽;而爸媽一回來,就駡他們為甚麼不幫忙準備晚飯,天倫樂變了天倫仇。」黃承斌稱,最無奈的事情,就是遇上這樣的家長:「丟下吸毒的孩子,要輔導員好好修理他們;事實上,孩子的問題不止是他自己的責任,也是家長以至全家人的責任。」
他認為,要孩子改變,全家人都要一起改變。他見過不少成功的例子,父母都放下身段,自己先行改變,例如爸爸從此戒掉打機、媽媽放工後不會先去賭錢。「所謂的成功,就是大家明白過去的生活模式,不能支持小朋友健康地成長。」
吸毒「喪屍」 作真實教材
在實際的個案中,黃承斌見到不少青少年對大麻的誤解,例如以為大麻藥性低,所以上癮機會不高,也不會致死,這些扭曲了的資訊都由網上得來。「實質上,大麻絕對是入門毒品(gateway drugs),售賣大麻的毒販也賣其他毒品,一定會促銷,因為這都是一盤生意。」
目前,列治文復康會接受列治文區的轉介,以及自行求助的個案。轉介機構包括醫生、心理學家及學校。當學校發現學生使用、擁有及買賣毒品時,可以轉介到復康會,學生需要停學三至五天,接受三個早上關於毒品的資訊教育,然後有一至三節的個人輔導,視乎個別情況,一些青少年可能需要接受長期輔導。
盧健恆認為親自帶孩子去溫哥華東區看看,最有警惕作用。
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