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飛瑩踢走躁狂抑鬱
在2017年11月28日多倫多Centre for Addiction and Mental Health(CAMH)舉行的150 Leading Canadians Difference Makers 頒獎禮上,郭飛瑩(Caroline Fei Yeng Kwok)是其中一位獲獎的華人;當日,她自信滿滿、笑臉盈盈地走上台,領取這個得來不易的殊榮。在過去三十多年,這個曾被某些人標籤為躁狂抑鬱症的病人,今天靠著神的醫治、愛心伴行者的幫助和鼓勵,讓她不但走出了困局,同時更為精神病患者帶來正面的信息。
醫治見證 廣泛傳開
「從沒想過自己會得獎,完全是神的恩典。這是CAMH全加國精神科的運動,提名的有3700人,獲獎者只有150位,當中不乏醫學界的精英、精神科醫生、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士、研究人員、社會工作者、病患康復者等;而我只是將自己真實的經歷和感受,跟不同的群體(包括新移民和難民)分享,以及提倡復元運動(recovery movement),使這些自覺羞恥、遭人孤立、無助的抑鬱症患者及家人,對精神病有正面的理解,明白到精神病的復元是有可能的。」郭飛瑩盼望藉著這獎項,能讓更多人得知神醫治她的見證,並告訴他們,每個人皆可以得到上帝的安慰、眷顧和保守,就是失意、彷徨、失望時,祂亦會賜下美好的安排和希望。
郭飛瑩指出,根據2016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3億5千萬人罹患抑鬱症,全球每年因而自殺的人數高達80萬;因此,她願意以過來人身份,為有需要的精神病患者出點力。很明顯,她多年來的努力,已得到精神學界的廣泛認同,她的著作 "Free to Fly:A Story of Manic Depression"(中文版《窗外的彩霞》)正在大學課程中使用。她還經常應邀到不同的社區、醫院、大學、教會及國際性會議,舉行精神健康演講和工作坊,並會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大眾去認識精神病。現時,她在多倫多的跨越國界心理健康中心(Across Boundaries Mental Health Centre), 教授移民精神病康復者英語、讀寫知識及復元教育。
Caroline的精神科醫生Dr. John Klukach
昏迷兩周 死裡求生
眼前的郭飛瑩,看來精力充沛、幹勁十足;其實,早在1980年她已被確診為躁狂抑鬱症(Manic Depression / Bipolar Disorder)病人,每天生不如死,身心靈都陷入了低谷。「開始時,是因為在情感上出了問題,情緒處理得不好,經醫生診斷,證實我患上躁狂抑鬱症,之後,就不斷地進出多倫多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1999年,在某醫院治療期間,因抵受不了醫生處方的藥物份量,致令我昏迷了兩個星期,甚至入住加護(ICU)病房,最後做了開氣管手術,才能存活到今天,否則已變成植物人或安息主懷了。」郭飛瑩坦承,自從經歷了那次的昏迷後,她對上帝的信仰深刻了很多,她明白到上帝在每個人身上都有祂的旨意和計劃。感謝上帝的引領,叫她後來遇到一位很好的猶太裔醫生(Dr. John Klukach), 十分支持、鼓勵她,彼此之間互相信任。
與陳華恩牧師夫婦合照
不感羞恥 不要延醫
郭飛瑩認為,精神病患者特別需要社會的接納、關心和認同。她說:「以前,只要是被診斷為躁狂抑鬱症病者,好像永遠都會被標籤為『精神有問題的瘋子』,這曾使我感到很無助、無能、軟弱、一無是處。」感謝上帝,當年有鄰居介紹她來到一間教會。「第一次參加聚會時,牧師竟以雙手擁抱我、歡迎我;在茶點時間,我跟一名教友提及自己是一名躁狂抑鬱症病患者,她立刻對我說:『沒關係,我丈夫也患有這種病。』內心即時湧現一種被接納的欣喜,很是溫馨。牧師看了我的書"Free to fly"後,便邀請我跟會眾分享,事後不少人都表示,他們也有患上這種病的家人。」
她再三提說,除了向神祈禱求幫助外,須勇於接受診斷的結果,雖有挫敗,也要告訴自己,人生是充滿希望的;所以,精神病患者千萬不要感到羞恥,也不需要把自己藏起來,更不要延醫,復元機會是存在的。旁人也不應該用奇異的目光來看待他們,相反,希望親朋好友都有同理心(empathy),加上基督徒常說的「關愛之心」(compassion),多花些時間、耐性去了解這個群體。
「我之所以能夠復元過來,除了上帝之手在扶助外,祂還差派不同的人,包括多大精神科病學糸榮譽退休教授 Dr. Mary Seeman、我的精神科醫生 Dr. John Klukach、家庭醫生王裕佳醫生,耶魯大學教授 Larry Davidson、多倫多大學的 Charmaine Williams 教授,以及英華女校68屆的同學和老師......來支持、幫助、關愛我,因而加速了我復元的步伐。」郭飛瑩對各人的付出,感激不盡。
與英華女校老師同學合照
學習之旅 收穫良多
對郭飛瑩來說,1996年前往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修讀創意寫作課程的經歷,又是神特意為她安排的一次學習之旅。她說:「當時正值暑假,在友人的鼓勵下,決定進修一些課程、增值自己。在那裡,我碰到絕佳的教授 Dr. Richard Selzer,在他的悉心指導下,使我的寫作技巧有了很大的進步,也激發了我寫作的熱忱;同時,透過文字的表達,讓我逐漸更認識自己,且意識到這個病,不過是身體其中的一種病而已,自此我不再感到羞恥,並願意用我所知、所學、所經歷的,讓更多人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它。」
郭飛瑩認為,病者需要認識精神病復元關顧(Recovery oriented care)實踐原則之一的「充權」復元模式(empowerment model of recovery)。這模式是要患者存有希望、回復自信、有堅強的意志力去克服挑戰;且對服食的藥物和接受的治療有知情權。同時,也希望醫護人員不會視病人為「個案」,而是「人」。這已成了她近年致力推動的復元運動之重要課題。
最後,她衷心寄語精神病患者及其親友,能以積極的態度和行動,去面對生活上所遇到的;並緊記生命是可貴的,應好好珍惜、活得更充實、更健康。
阿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