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修與行
儒家思想把倫理道德放在人生和社會追求的最重要位置上,看重道德教化。《大學》的主旨在於搭建起個人進德修業的「為學綱目」(朱熹語),幫助治國者建立以德治國的政治哲學。它指明修己治人的全域與綱要、方向與步驟;它既是入門之書,又是指明儒家思想體系最高綱領之書,故被列為儒家經典「四書」之一。
「修己以安人」的「三綱領」
朱熹提出它的作者乃孔子的學生曾子;曾子是非常重視個人修道的學生,「吾日三省吾身」-《論語ˑ學而篇》,這修道的重要性在《大學》中充分表現出來。何為「大學」?「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大戴禮記ˑ保傅》故大學是對於小藝小技小節之小學而言。大學首先提出「修己以安人」的「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的第一個「明」,是顯明之意,而後的「明德」,是指人內在所具有的光明的道德性;按儒家觀念,這些德性受人的耳目口鼻之同欲的「小體」影響,被外在物質利益所蒙蔽和遮蓋,明明德就是要去除遮蓋,重顯人的光明德性。曾子在解釋時引用《尚書》語「顧諟天之明命」,指出明德乃是上帝所授予;在隨後解釋「在親民」時,又引用《詩經》一句話來指出周文王承受天命,這很明顯是指一位有位格的上帝的命令。
達「三綱領」步驟是「八條目」
《大學》中引據幾乎都來自早期經典《尚書》和《詩經》,這兩部書中的「天」和「天命」絕大多數都是講的上帝和祂的作為。可惜,後儒家解釋《大學》大多忽略了這點;而且許多人高抬人的心性到形而上的地位。「在親民」,宋儒程頤解釋,「親」的意思是革新,「親民」就是對沾染惡習之人進行革新,使其美善德性彰顯。「在止於至善」,「止」可以是指居住,也可引申為居住之地;「至善」則表現為「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所以止於至善,就是要居於這些善德之中。
怎樣到達這「三綱領」?具體先後步驟的方法就是「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也被解釋為「明明德於天下」和「天下平」,一是講道德彰顯,一是講和平安寧。關於格物致知,《大學》本身未加解釋或是失傳。朱熹後來補傳,認為人心有靈,有認知能力,而天下之事物,皆有理,它既包括形而下的物質的理,也就是規律,也包括形而上的道,「格物」就是要搞清楚規律和道,以達到獲得知識的目的。這種解釋表明了要重視實踐,要探索自然界事物,可惜儒家後來越來越重視形而上的心性或道德的認識,在對自然科學的探索上沒有真正的努力致知。
修身是整個德性修養的中心
誠意就是不要自欺,內外一致。誠意就要慎獨,有人無人時一致,不要在人面前一套,自己單獨時又一套,偽裝自己,帶上面具。徐儒宗認為它上承「兩條認識專案」,下啟「五條實踐專案」,是認識和實踐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品格」,是「全書的關鍵」。
耶穌基督極為喜歡真誠的人,祂讚賞門徒拿但業說:「看哪,這個是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聖經‧約翰福音》1章47節。祂斥責最多的就是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緊接著的實踐工夫就是正心,正心要求心靈不要受憤怒、恐懼、喜好、憂患所影響,以至不能集中在應該專注的事上。
修身是整個德性修養的中心,前四個是人向內修養,是為了修身;後三個是修身後向外生髮,而修身則是內外之節點,故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主要是要克服「辟」,也就是偏見,書中列舉了偏愛、偏惡、偏敬、偏護、偏輕。一個人如果自身的修養差,就談不上在進一步的家庭生活和社會國家大事彰顯德性。修身不僅是統治者需要,平民百姓也需要。所以《大學》的大與小,修與行,都在此表現出來。
「克配上帝」「惟命不於常」
齊家,家國是相連的,這和西方文化有極大差異,中國的政治表達形態和西方差異甚大,是受其文化傳統影響的。齊家強調孝弟慈,管好家才談得上治好國。治國平天下中的「如保赤子」觀尤為寶貴,統治者要像愛自己的初生嬰兒那樣來保護百姓。再者是「絜矩之道」,也就是推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符合《聖經》的精神的。在利與義上,治國要「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非常重要的是,曾子又提出「克配上帝」,「峻命不易」,「惟命不於常」,提醒人們要敬畏上帝、順服天命!總的來說,儒家的強調修和古希臘羅馬文化強調思和行很不相同。缺乏修的人,行得心靈乾枯,行得不知意義,行得隨波逐流,行得機械膚淺。
基督教的靈修也注重修身,不過基督徒在禱告中心靈和上帝交流,上帝會親自與祂的兒女同在,對他們說話。同時,基督徒學習和默想《聖經》的話語,這是上帝的特別的啟示,真理的標準;靈修中經歷與無限偉大慈愛聖潔的上帝親近,這是美妙得無比的!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