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伊朗 短期油價波動
停止進口伊朗的石油
6月,美國國務院確認制裁伊朗,並要求石油買家在11月前,停止進口伊朗的石油。消息一出,石油價格迅即攀升至月度最高位,原因是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裡面第三大石油生產國;而美國制裁伊朗,可能會令全球石油供給急劇下降,從而推高油價。
然而,近兩個月以來,中國政府對伊朗制裁的回應及其他市場因素,導致原油價格不斷下滑。例如,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價格(WTI-West Texas Intermediate)從7月2日的每桶74美元跌至近日的每桶66美元。原油10月份期貨價格也下降了約10%,反映市場預期油價,短期内會維持較低位置。
美國這次對伊朗的制裁,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從8月8日開始,主要是對金融和汽車產業方面的制裁。第二、要求各國在11月5日之後,停止購買和交易伊朗生產的原油(獲豁免者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宣佈制裁的同時,也呼籲沙特阿拉伯增加原油的生產,以抵消制裁對原油供給的負面影響。
中國成伊朗最大救星
美國政府對伊朗的制裁,得不到許多國家的支持。韓國和日本率先與美國交涉,希望能取得豁免;而日本最近增加了對美國原油的進口,以提高獲得豁免的可能性。歐盟方面反對制裁的態度較為強硬,但近期一些歐洲公司對歐盟能否獲得豁免失去信心,繼而開始減少進口伊朗原油。伊朗的第二大原油進口國印度,在6月份開始響應制裁,減少進口伊朗原油;另一方面,作為伊朗原油最大進口國的中國,卻增加購買伊朗原油。
雖然,中美貿易戰暫時沒涉及原油進出口,但中國公司因為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已經停止了對美國原油的購買;換言之,中國有可能成為伊朗最大的救星。中美貿易戰正打得火熱,中國很可能在短期内繼續大量購買伊朗原油,藉以增加與美國的談判籌碼;中國此舉,有助在短期内維持原油市場的供求平衡。因此,這可能是原油價格從制裁宣告後的高位,逐漸回落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各國抵不住美國施壓
除政治因素外,還有其他經濟因素促使原油價格下跌。首先,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一些中東國家同意,每日增加生產100萬桶原油,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消因制裁而減少的原油供給。其次,預期中美貿易戰會令全球經濟市場放緩,加上土耳其近期的貨幣危機,進一步拖累經濟發展,市場對原油的需求可能減少,增加原油價格的下行壓力。
然而,很多不明朗的因素依然存在。各國在未來未必抵得住來自美國的施壓,從而減少對伊朗原油的進口,這包括中國。這樣,原油的供給有可能會大幅度下降,從而推高油價。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也充滿不確定性。如果貿易戰緩和,這對全球經濟發展有相當大的推動作用,到時油價也會有上升的可能。
李嘉雄(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