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
近年,很多公司都以環保和保育作為宣傳企業良心的手法,也配合各國政府的政策,這當然是正面和積極的。例如一些食品公司和咖啡連鎖店,逐步取消提供塑料飲管和杯蓋;一些車廠推出電能車之類。但使用不鏽鋼飲管或開一部電能車,就代表保育和環保?不鏽鋼飲管難以清洗,久而久之,人們只會捨棄骯髒的不鏽鋼飲管,最終導致環境更污染。
早年倡議使用環保購物袋,機構和企業大量印製送給客戶。大家撫心自問,家中有多少個殘破而被丟棄的環保購物袋?電能車在充電過程中,也消耗不少電力。其實,電能車與汽油或柴油車對環境的禍害不相伯仲,加上日後處置電能車的電池,也成了另一個環保問題。另一例子,個人護理用品或化粧品都標榜純天然,但有些公司採用動物來做試驗,或含有動物成分,也有違保育的原意。
如果真的要做到保育和環保,「替代」(replace)根本治標不治本,最重要還是「減少」(reduce),減少消費主義,尤其現時人人趨之若鶩的「綠色消費主義」。
你以為開一輛電能車招搖過市,或拿著一杯插著不鏽鋼飲管的凍咖啡,就是環保先鋒?這套「綠色消費主義」與一般消費主義,都同出一轍,甚至更「偽善」。源頭減廢的責任不在商業機構,它們只會唯利是圖,推出更多「替代品」;責任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和滿足自己的「需要」。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