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 「疫」境求存
大部分商業活動都進入停擺狀態,不知何時可以再開門。
自1月底以來,許多華商的生意大跌八、九成,苦不堪言,本報訪問了不同行業,他們本來寄望4月可以有轉機,但想不到疫情在3月中急轉直下,不但曙光未現,前景亦不敢樂觀。
旅行社:送機票也沒人要
在多倫多經營旅行社的馮敏聰,坦言現在的業務幾乎是處於完全停頓狀態,生意額下跌了八、九成,最近的顧客來電,不是改票就是退票,幾乎沒人查詢機票或旅遊。目前基本上沒有人會買暑期前出發的機票,暑期後或9月、10月的時段偶爾會有人查詢。以往,3月時他的留學生顧客中,總有一半已訂買好機票準備暑期回國,現時他們也在觀望,按兵不動,已買好票的還在看情況再作打算。3月初跟馮敏聰做訪問時,他已慨嘆:「現在中國、東南亞的機票根本無人問津,送也沒人要。」馮敏聰稱疫情全面影響他們的生意,人們不買機票旅遊,自然也不會訂酒店租車,現在更加不會坐郵輪,雪上加霜的是「加東三日遊」等本地團,現在也沒人來參加,因為通常佔了八、九成的遊客,都是由中國來的。
令航空業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後記:加國封關後再訪問馮敏聰,由於中國疫情好轉,加拿大則轉差,更停工停市,有些客人反而想回國,找他買機票,但3月底前一票難求,原價單程$1,100的票價,一天後就變了2,000多元,最後更賣光了。總體來說,他稱生意仍然沒有起色,他現在希望5月會有好轉,但長遠來看,就算疫情受控,消費者今年的旅遊意欲將會大受影響,他直言今年已少了三分之一的收入,希望餘下的三分之二不會受影響。
酒樓:假新聞製造恐慌
唐振光在溫哥華經營兩間酒樓,一間在東區、一間在西區,他指出前者的顧客多屬華人,生意在農曆年後下跌了八成;後者的顧客則是各個族裔都有,生意大約跌了三成。「晚飯時段的影響較大,有時一晚只有一至兩枱客人。」唐振光指這次比SARS的影響更厲害,因為SARS發生的時候,資訊並沒有現在發達,今時今日各種不知真假的資訊排山倒海而來,在在掀動神經。
同樣地,在多倫多經營兩間酒樓的Alex,也是生意在過年後大受影響,少了六、七成客人,除了飲茶和晚飯外,也有客人取消酒席,主要原因是婚宴中新人的家長,不能從國內過來。Alex稱很多人不明白甚麼是假新聞,也相信了一些不盡不實的消息,例如傳說某某商場有人感染病毒等。早前,也有客人不知從那裡聽到消息,致電Alex的酒樓,查問是否仍然繼續營業。
如何應付生意低潮,唐振光經歷過SARS、雪暴、經濟不景艱難時刻,他認為最重要是,酒樓上下互相為對方設想,共度時艱,他的意思是:「老闆為員工著想,員工又為老闆著想。」酒樓如有需要縮減員工工時,也要盡量體恤員工的個人環境。此外,盡量令酒樓環境更清潔,講究衛生。
Alex同樣表示,要加倍做好酒樓衛生工作,更多抺窗和扶手地方。在節省開支上,安排員工多放假。他曾向業主商討減租的事,但不得要領。對於現時的處境,他坦言沒有任何方法,對前景仍然抱有希望,相信疫症會過去,人們始終會再出來上酒樓消費。唐振光對這場疫症風暴看得更為樂觀,他說:「做生意是看一整年的,拉上補下,1、2和3月我虧蝕,5、6、7、8、9月可以賺回來,一年只是賺少一點而已!」
後記:當安省3月16日宣佈所有餐館不能堂食,只准外賣時,Alex聯同多倫多其他酒樓東主,合共14間酒樓宣佈暫時停業,直至4月5日,他本說要看看情況才決定是否做外賣。因為:「做外賣又要『攞貨』(買食材),又要預兩個人手。」但後來因為很多顧客來電詢問是否有外賣,於是決定提供外賣。休市期間,他說自己和伙計會回酒樓齊心協力,進行大清洗,好好收拾一下。
沒有零件,對很多手提電話、電腦的生產都有影響
物流公司:中國不復工沒貨可運
當亞洲口罩告急時,全世界都在找口罩、寄口罩,速遞公司和郵局其門如市,在多倫多物流公司任業務經理的Paul卻表示,他們的生意沒有因此受惠,反而因為中國封城,很多城市都不能復工,工廠沒有生產,沒有貨物可付運。Paul稱對公司的生意影響很大,少了約七至八成的生意。
「我們付運的以零件和衣服為多,沒有零部件,對很多手提電話、電腦的生產都有影響。」Paul指出:自3月開始陸續有貨付寄,但訂單量仍未及正常日子。
「沒有甚麼方法可以應付,只有盡量節流吧!」Paul希望生意可以慢慢回復。
後記:Paul稱他們的物流生意,在3月中貨量升了幾個百份點,但仍然不及正常貨運量,而因為飛機減少班次,運費亦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加上加國零售業停擺,他相信貨運需求未來亦會因此減少。
疫情下超市生意大好,廁紙等必需品被一掃而空。
藥房: 所有口罩一次賣光了
在多倫多經營藥房的藥劑師Peter稱,口罩平時沒有甚麼人買,有時一個月也不發市,買的人都是因為自己傷風咳嗽,自我防禦;但武漢封城後,有人來一次買光了店內6盒存貨,每盒$5.99,共12個。那時也不以為意,心想賣光了可以再訂貨,想不到賣完以後就再也訂不到貨。他笑說:「應該提早買幾萬盒,現在發了達就不用做。」其他消毒用品,酒精還有貨,但洗手液也是很快賣光了,再訂兩打貨也只是來了4 、5 瓶,他稱自己這種小藥房,以配藥為主,賣的東西不多,生意沒有任何影響。
不過,早前他收到顧客來電,希望為家人多取些藥以防萬一,害怕藥物也會因為中國停工而斷市, Peter勸大家不用擔心,而3月初加拿大藥劑師協會也表示,不建議因為對新冠病毒的擔憂,而囤積大量處方藥,認為此舉完全是不必要的。
後記: 三月中當安省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後,Peter的藥房接獲大量電話,都是為了取藥,許多人希望多存兩星期至一個月的藥。他說:「電話響個不停,多了近50%的訂量,壓力很大。」不過Peter預料跟著就會淡下來,因為人人都取了藥,今年生意不會因此增加。
早前特朗普大力吹捧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和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等藥物,認為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引來廣泛討論,更有人誤用致死。羥氯喹其實是用來治療瘧疾 、類風濕關節炎和紅斑狼瘡;阿奇霉素則是抗生素。這兩種藥物與其他多種藥物正在被研究是否可以醫治新型冠狀病毒,但目前是否有效仍然存疑。
同樣地,這兩種藥在加拿大亦引起關注,Peter也稱接獲約二、三十個查詢,有意購買這些藥物,但他表示這些藥尚未有醫學 證明可以醫治新型冠狀病毒,而且也不是說買便買,需要醫生處方才可購買 ,而他手上的存貨也要留給一向在使用 的真正患病者。
Peter再一次勸籲大家:「這些藥是未被證實有效的,有甚麼問題需要先向醫生查詢。」
工廠:訂單有望回流加拿大
Claire在多倫多一間紙品加工製造廠當總經理,主要的原料供應商是中國,她稱現時的供貨可能需時較長,以往3個月到的材料,現在可能要4個月,尚幸價格沒有增加 ,她指工廠不會受太大影響。
另一方面,中國因疫情停工,反而有人考慮將訂單轉回加拿大。Claire稱,她們的工廠這段時間接獲了幾個查詢,這些單原本都是準備去中國做的,但因為趕急而考慮轉到本地生產,貨量雖然不可和中國比,但客人開始明白,以後只靠中國生產並不安全。Claire解釋:「他們本來會向中國落200、300萬元的單,現在看到有問題時,原來會影響整條生產鏈,現在開始考慮在本地訂較少量的單 (2至3萬元) ,以策安全。」
疫情期間門可羅雀的商場
美容院:疫情改變生命態度
在多倫多經營美容院的嚴曉媚,在這一行幹了37年,從來未見過如此蕭條。她說:「SARS時我在城市廣場開店,那時資訊不像如今發達,客人心情都比較穩定,生意算是差的時間,大概只有半個月。」相比之下,嚴曉媚覺得今次的疫情令人非常緊張,人人都在網絡世界裡跟進新聞,越看越驚。「有些客人很恐慌,簡直完全不願走出家門,連外面的空氣也不想接觸。」
嚴曉媚的生意在中國封城後大受影響,跌了差不多八成,至訪問時仍然未能恢復,一天內只有一、兩個客人。她形容現在是「吊鹽水」(勉強維持),要自己貼錢維持日常開支,惟有讓員工放假,節省開支。
自言熱愛工作的她,現在仍然每天到美容院上班,也會不時致電問候客人,告訴她們美容院的清潔衛生措施,讓她們安心一點。她也囑咐員工致電客人建立關係。她說:「我們請客人有時間就過來做美容服務,這樣做雖然七成人都不會來,但仍然會有三成人來。」
嚴曉媚接受訪問時,加拿大的疫情尚未及目前嚴重,她期望「捱」到4月復活節時會有好轉。她表示:「以往許多客人生活緊張,總是趕著時間,不會放鬆。希望疫症過後,她們能好好享受生活,好好愛護保養自己。」
後記: 當安省進入緊急狀態後,嚴女士再接受訪問時稱:「今次真的大件事,早前一天還有一、兩個客人,現在一個也沒有。」她仍然每天上班,趁機整頓公司,收拾文件,也想想未來的方向。她認為疫情不會那麼快受到控制,可能要去到5、6月才有轉機,要應付各種開支,她坦言壓力很大,但笑言自己仍然睡得好,因為相信有天意:「能夠做到就做下去。」而疫情更令她看到人類明日的消費模式,「Tim Horton網上外賣咖啡加一個包,消費才$0.99, 很多東西都會轉到網上,但做美容還是要到店子來。」她仍然對自己的生意很有信心。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