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又有甚麼錯呢?評科幻電影《我是你的男人》
德國最新影片《我是你的男人》(I'm your man),就提前把這個矛盾呈現在世人眼前。電影設計了相當有趣的情節,安排一位絕對不能接受機器人的女考古學家艾瑪來作機器人湯姆的測試者。艾瑪需要將湯姆當作丈夫帶回家中,為期三周,然後寫出評估報告。
影片開頭很像「相親」的場景。艾瑪帶著重重疑慮之心來到樂曲飄浮舞影起伏的大廳,接待她的機器人公司負責女士向她引薦了湯姆—經過大資料運算,照著艾瑪所有個人偏好專門設計的機器人。湯姆微笑著走向艾瑪,迷人的藍眼睛閃著電人心魂的光芒,他用相當文藝的詞語優雅地讚美了艾瑪,但艾瑪不為所動,盯著湯姆突然發問:「你相信上帝嗎?」
影片著意探討的,便是這樣前所未有的,關於人與機器人關係的問題。從前,人類的哲學、文化、倫理、社會等學科,所探討的是人與神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現在,一個日益逼到面前的全新倫理問題是—人如何看待機器人?人類強大的技術能力不斷改變著人的存在方式,機器人、克隆人、腦機對接……正在無可迴避地進入社會生活視域,人應該如何處置?如何回應呢?影片藉這個虛構的故事,把問題拋向觀眾。從電影設置的兩個角色:艾瑪與湯姆,以及二者充滿矛盾的掙扎與選擇,可知編導內心茫然,並無答案。所以,影片只是將這一切呈現出來,試問觀眾:若這一天真的來臨了,你會如何選擇?
半脅迫半利誘之下,艾瑪妥協了。她把湯姆領回家,告訴它:「我受不了面對一個機器人,我會發瘋的!我不是在找伴侶,我只是測試你三周寫個報告而已!」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湯姆反過來挑戰艾瑪:「你對愛情一點興趣都沒有嗎?溫柔呢?親密的接觸呢?」艾瑪斬釘截鐵地告訴湯姆:「我建議你離我遠點,這三周我們有尊嚴地度過好嗎?」
照著這種典型的西方戲劇模式,兩個完全激烈矛盾,不能相容的對立方,開始了衝突中相處的過程。編導借此將問題拋向觀眾:若是你面對這樣一個無限接近真人的機器人,你的決定將是怎樣?這是艾瑪評估湯姆之外,電影向觀眾要的評估。
如果沒有《聖經》,「人是甚麼?人從哪裡來的?」這樣的問題,將永遠無法解答。感謝上帝,祂將人的來歷告訴了人:「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世記2章7節)。聖經這段話是迄今為止一直受到抵擋和否定,卻沒辦法推翻的聖神定論。「有靈的活人」!這是上帝給人的定義。浩渺宇宙之中,唯有人是有靈性,可以與上帝相通的實存的活物。
所有的反對者,只能額堅心硬地報以「不相信!」外,並不能有甚麼理論或是事實的依據。他們能找到任何別的人類起源嗎?不能。至今連一個可以拿來替進化論作支撐的完整化石都掘不出來。現在,人卻要從另一個方向找出路,不再管「人從哪裡來」;跳過「人是誰」;而直接對「人往哪裡去」下手。人用矽片、積體電路、人工智慧、軟體程式……打造出高功能機器人,替代「有靈的活人」,模糊人的身份,人的定義。
可以在這個虛擬的教堂裡,接受虛擬的施洗。當世界都不再是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時,能夠與人進行真實互動的機器人還有甚麼值得奇怪的?無怪乎片名可以大言不慚地稱為「我是你的男人」,湯姆直視艾瑪,以MAN自居了。
艾瑪與湯姆共度三周,期間,透過與真實的人相比,艾瑪看到人會衰老、癡呆(艾瑪的父親),人會背叛(艾瑪的前夫);而湯姆健美(如此製造),忠誠(如此設定),體貼(程式如此),記憶力超群(當然),實在是無與倫比的完美。這些細節,似乎在動搖著艾瑪,也動搖著每個觀眾。
艾瑪最終在報告上還是寫下了否定性的結論:「人類歷史充滿了所謂的進步,其可怕的後果在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後才變得清晰……毫無疑問,根據個人喜好定制的機器人,可以滿足人的要求,消除孤獨感,令人快樂;但是人類真的打算,只需按下按鈕就能滿足他們所有的需求嗎?
如果允許機器人做人的配偶,我們將創造一個由癮君子組成的社會,人會變得貪婪和疲憊。我們還能面對真實的個人,去挑戰自我,去忍受衝突,去改變嗎?可以預見的是,任何長期與機器人生活在一起的人,都會變得無法維持與正常的人類接觸,所以我強烈反對批准機器人作為生活伴侶。」
後現代思想一直在不斷解構幾乎所有人類文化的基礎觀念,關於上帝,關於自我,關於信仰,關於生命,關於宇宙,關於性別,關於婚姻,關於倫理,關於道德……影片極力迴避這一切,致力於「滿足人的需要,帶給人快樂」這一後現代文化的最高理由。「快樂又有甚麼錯呢?」影片如此說。奇怪的是,這句話使用的不是陳述句,而是用疑問句來表達的。編導到底還是沒有底氣啊!
伊甸園裡,夏娃對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垂涎,她很可能如此想:「可以像神一樣分別善惡有甚麼錯呢?」
結局無需論說了,我們都知道的。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