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的城市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二年六月
星期天早上在一個華人商場吃早餐,只有疏疏落落的幾枱食客,一名男子不斷在餐桌間穿梭,眼睛就盯著枱上的食物,這樣來來回回走了好幾次,然後就在垃圾桶旁等候。他衣著尚算整潔,所以大家起初不以為意,後來才想,他可能等待著別人吃剩了的食物。
這樣的事在加拿大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不過在採訪今期的專題時,就認識到社會中各種食飯的困難;例如有媽媽因為兩個孩子都有遺傳病,天天要注射針藥,政府包藥不包針,結果每個月買針筒便要花上一筆錢,最後三餐伙食,就只能倚賴食物銀行。有人來加留學,借錢買機票交學費,落地後邊讀書邊打工還債,生活拮据。還有牙齒掉了沒錢醫的人,以及沒力氣做飯的獨居長者,這都是旁人想不到的吃飯難處。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一個國家人人隨時隨地都能吃上自己喜歡又有營養的食物,這才算是「糧食安全」;以便宜的垃圾食物充饑,最終患上各種慢性病,這也是社會病態,加拿大在這方面也不能倖免。
對於這個在餐桌間徘徊的男子,我糾結於應否將食物遞給他,還是將食物留在桌上讓他自行取去,在吃飯與尊嚴之間保持平衡。正在猶豫之間,男子已不知去向,遞上「一杯涼水」的機會轉瞬即逝。今期訪問了一名年輕基督徒,她不時在街上主動問流浪漢要不要食物,又跟他們聊天,原來關懷不必顧忌,食物固然重要,一句問候更為絕望的心帶來溫暖。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