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案例 (一)
在《聖經》中讓我們看到,與一個人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建立深入的友誼是可能的。
《聖經》裡有一個最好的學習例子,就是主耶穌。祂在離開世界的時候,曾對門徒說:「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我乃稱你們為朋友。」主耶穌是用甚麼方法去表達,祂看門徒為朋友呢?就是祂選擇和一班「販夫走卒」一起生活,祂確實地與他們住在一起,一起出入,而且與他們同行,用心聆聽他們的說話。耶穌是有同理心,會用他們的言語,甚至用魚和水,都是他們作為漁夫每天都接觸到的事物,來與他們交談。祂十分容易進入他們的世界,感受到他們的難處和無助,甚至願意與他們分擔憂患......
《聖經》中有一個故事,說到門徒遇上大風浪,耶穌和他們一起在船上。當門徒遇上很大的問題,互相爭執,爭誰為大,耶穌即時為他們化解,與他們傾談,祂很少直接斥責,而是用委婉方式回應,令門徒感受到祂的愛心,以及同行的甜蜜,以致能跨過難處。耶穌這種人際關係的行為表現,令人羨慕。我們可否為深交的朋友,作這方面的付出呢?如果我們做得到的話,或去欣賞別人這樣做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可以享受到這種超越一般友誼的友誼了。在人際關係上,我們可能很久才見一次面,但那一種真誠,如果能夠以主耶穌的態度去對待朋友,相信即使對方住得很遠,都會很珍惜的。
那時,耶穌選擇不與門徒在一起,而與這個女人傾談,並有意在她熟悉的地方-雅各井旁;她慣常來的時間-正午12時,耶穌不辭勞苦、遷就這位女士、在那裡等候她。最精彩之處就是,耶穌用婦人最熟悉的說話內容-「水」來與她傾談,並從這方面切入,與她傾談如何能得到更長久的滿足,一生一世都得着的滿足。
如果我們能夠用這種態度和我們的朋友交流,相信我們就不會「踩界」了。我們只會令朋友感動,感覺你是完全從他的角度或從他的難處為着眼點。這就能夠令對方感受到鼓勵,以致他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和成長,這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的。
所以與朋友交往是很重要的事,因為會成為我們很大的滿足。我在這裡停下來,看看我們會否更深入研究聖經如何看「界線」。
2. 為何耶穌要在正午最炎熱的時分,跟井旁的撒瑪利亞婦人交談呢?
3. 從耶穌與人相交的案例當中,你最大的得著是甚麼呢?
梁林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