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與「牧師」
將近過舊曆年,四哥由台打電話來說,一個很優秀的孩子將由台來港,他十幾歲,想由港轉到美國讀書,希望我們能盡量幫他留在香港,或轉到美國。喬宏一想,台灣十來歲的孩子正是該受軍訓的年歲,孩子參軍是應該的,我們生長在香港的孩子,都曾經趁著暑假送到台灣受過軍訓。現在這個孩子的家長竟不想讓孩子受訓,再加上過年我們很忙,孩子到了,根本沒和他聯繫;等快到年三十了才想起來,趕緊把他接到我們家。沒想到這個孩子非常聰明,用一個火柴盒子就做出一個小炮仗;他在台參加過青少年科技比賽得過獎,在發明上非常有天分,他父母不想他受軍訓,是怕軍訓要幾年,會耽誤他科技方面的發展。明白後很想幫他,但太晚了,他必須離境。叫他「小子」,是因未見到他時不知他的名字,說到他時就說「這小子」,後來就一直這樣叫他「小子」!
去不了美國,他在澳門成了家,再回香港入讀神學院,按立牧師,在香港牧會。從此以後,「小子」變「牧師」。一次他坐計程車時,聽到車上的收音機報告,美國領事館接受抽籤申請移民。他們已經有了一兒一女,為了孩子的將來,他們去報了名,神祝福他們,抽中了師母,於是一家到了美國,在洛杉磯牧會。
神給「牧師」很多恩賜,音樂方面他不但能作曲編曲,還發明新樂器。他佈道時經常隨身帶一個自製可以變成口風琴的麥克風;到台灣佈道,他用台灣布袋戲的方式套入《聖經》故事式佈道,一切道具都是他自製,還訓練教會的弟兄姊妹參與,很有效果 。
小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