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列治文海洋節說起……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三年十月
香港製造的「海龍號」
看到在列治文天車站上的華裔博物館(Chinese Canadian Museum)的廣告牌上寫著:Excluded 100 years ago, Now Canada is Home(百折不退,加國安家),這是百年排華平反的讚歌。2023年7月1日,溫哥華唐人街的華裔博物館主題是「尋蹤覓跡」:重尋1923排華法案。上世紀辛酸故事遠不止此,早期華工用血與汗參建太平洋鐵路,但1885年在 Craigellachie 鎮慶祝 The Last Spike(車軌最後一根釘)的照片中,竟沒有一個華工的影像。
八月底,列治文Steveston區舉辦第20屆列治文海洋節(20th Richmond Maritime Festival),沿著長190米的岸邊,停泊著多種不同年代的木船—捕漁船、救援船、觀光船等,其中一艘香港製造,屬木帆船(Chinese Junk Ship)的「海龍號」,儼如香港維多利亞港的遊覽船。在各地山林大火之際,也想起維港的滅火船,忽發奇想:若Maui、Kelowna、Shuswap近海或湖的城鎮備有滅火船的話,林火肆虐的情況可會受控一些?
不列顛船塢上的古跡
海洋節的主場是不列顛船塢(Britannia Shipyards),岸邊木板行人長廊,幾間古舊民居,見證了150年來造船、捕魚、魚肉裝罐等工業。在這裡工作的,有原住民、日裔漁民、華工等,全盛時期有1,000名華工。旁邊建有幾間民房,有船塢經理屋、日裔「村上」家庭(Murakami House)的房子和華工宿舍等。華工宿舍二樓,雖像是虛擬的擺設,但還是相當「吸睛」;這邊有散落「麻將」的桌子,另一端有疊曡好「天九」牌子,隱約透見當年工人消閒的身影……在西北角,白布幕上放映著黑白歷史記錄短片,霎時間,彷彿看到拖著辮子的華工,離開戰亂或天災的家鄉,遠渡重洋前來加拿大「淘金」,分別在鐵路或漁場工作,只要能餬口,又能寄錢回鄉,就會拼搏賣命。
百多年前的十月歷史
在這10月,若能回到歷史時空,百多年前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一霎間,海外華人以為從此站起來,免受歧視,但歷史進程並非這麽簡單。感恩,今天加國華人總算在異地開花,與當地人共創美好的明天。亦想起遠處的神州大地,經濟與科技已躋身21世紀的大國;誠然海外華人的禱願是:神州若能立足普世價值之內,與國際並駕齊驅,那更是值得海內外華人慶祝的幸福未來。然而,今天住在列治文的華人,已確實是幸福的一群,可不是嗎?從列治文到溫哥華海港(Canada Place)郵輪碼頭,只需30分鐘Skytrain車程;更引以為傲的就是,溫哥華郵輪碼頭2023被選為「世界第一郵輪碼頭」。試想想,從Steveston 漁船口岸,到停泊數千遊客的巨型豪華郵輪的 Canada Place,真是天淵之別。現代加國華人,可以享受環球極度歡樂的旅程,這是百多年前華工夢想不到的!
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