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欣醫生祝福非洲無數眼疾者
Joyce與剛果小孩
生於香港的黃凱欣(Joyce)醫生,是父母寵愛有加的獨生女,自小嬌生慣養,怕辛苦、怕蛇蟲鼠蟻;然而,她卻毅然回應神的呼召,前去環境極其窮困惡劣的非洲剛果共和國作醫生宣教士,且與非裔丈夫搭配侍奉。二人懷著歡愉喜樂的心,竭力服侍剛果的眼疾患者,建立非牟利眼科中心的目養計劃,祝福無數非洲人。
15歲那年,Joyce決志相信耶穌,並隨父母親前去泰北短期宣教,體驗外面的真實世界。她憶述:「當時有一位宣教士對我說:『你將來可以去做醫生,因為用醫生身份世界哪裡都可以去,也都可以幫到別人,而且簽證比其他人容易。』為了這個原因,Joyce毅然入讀愛丁堡大學醫科。
「一直以來我不太喜歡大自然,更不喜歡冒險和露營,但不知何故,從小卻很嚮往非洲這個地方。在唸醫科六年級(2000年)時,我有機會前去世界不同地方實習四個月,於是我決定用兩個月時間留在非洲,看看神是否要我去這個地方宣教;餘下兩個月則計劃回港,物色一個華裔基督徒男友,因為當時英國是一片荒漠。」
安理替病人檢查
一天,Joyce在沙灘來回散步8小時,神多次對她說著同一句話:「Joyce,你去非洲事奉我。」當時她不斷與神角力,甚至在日記寫下不能做宣教士的七大理由。及後Joyce終於明白過來了,即使神的旨意不是她想要的,但仍要相信服從祂。「接著,我就在那七大理由旁邊寫下“lose your life”(捨棄生命)!既然相信神,就必須服從祂,於是便乖乖地讓祂在非洲用我一生。」隨即,奇妙的事情就出現了!
聽Joyce講述宋安理迂迴曲折的人生經歷,令人感動又感恩——安理是非洲加蓬人,在家中排行12,之前的10個兄姊都先後離世。在他出生時母親仍然十分悲傷,所以把他的姓氏改為Samoutou (「沒有希望」之意)。安理4歲時母親去世,只剩下父親和一名兄長,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童年的安理充滿憤怒,很不開心,由於家境十分貧困,他每天要在森林赤腳走14公里路上學。一天,他回到家中,發覺父親躺在床上,眼睛紅腫,很是痛楚,原來是工作時傷及眼睛,後來更因得不到適當的醫治而致雙目失明。為此,他長大後便決心修讀眼科,希望可以幫助父親復原,可惜為時已晚了。
開心的一家五口
全家穿上醫護服
一天,安理重遇一對宣教士夫婦,也就是他們把這個「憤怒小男孩」的生命扭轉過來,從此懂得去愛人,他們也是安理少年時的屬靈導師。該宣教士夫婦決定支持他到一間護理學院修讀護理課程;之後神繼續開路,讓他獲得獎學金,前去剛果民主共和國修讀眼科,而他也曾在英國完成神學課程和學習英文。
Joyce坦言:「我修讀的不是眼科而是醫科,但在選科時刻意選讀一些能幫助非洲的科目,如熱帶醫學、家庭醫學和婦產科。感謝神,把宣教的心志分別放在我們夫婦倆心中,正如《路加福音》10章9節說:『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對他們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盼望我們的角色,就像那四個把癱子從屋頂垂下來見耶穌的人一樣,使病人的身心靈都得到醫治。」
興建中的眼科大樓
Joyce坦承,資金素來都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在加蓬創建第一個工場的資金,乃來自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後來神感動我們前去剛果,但資金申請被拒,結果在弟兄姊妹鼓勵下,我們分別在英國和香港註冊成立一個慈善機構,出乎意料地得到信徒大力支持;現時在香港和英國都有團隊,而在加拿大的合作夥伴是加拿大環球宣愛協會(Alliance Global Serve Canada)、美國是新視野(New Horizons)。」
非洲宣教路是艱辛的,但從Henri和Joyce夫婦臉上的笑容可見,他倆的服侍充滿歡愉,因為不但幫到許多有需要的人,更經歷到與神同行同工的喜樂。
阿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