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運第一金:李愛銳
李勞伯決定修讀醫科,回中國當醫療宣教士; 李愛銳喜愛科學,化學名列前茅,他夢想一日能回中國,成為化學老師。在格拉斯哥學生佈道團領袖湯姆森(David Thomson)的邀請下,李愛銳把從運動建立的知名度,變為分享信仰的機會,他到不同地方比賽,也同時在不同地方向人傳講福音。
李愛銳多次在分享中提及:「神造我跑得快。當盡情地跑時,我感受到神的喜悅。」對李愛銳而言,巴黎奧運就是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一百米短跑是李愛銳的強項。按時間記錄來看,他是金牌的大熱門,英國全國對他期望甚殷;可是,一百米的決賽被安排在星期天,而李愛銳堅持的原則是,星期天到教會崇拜,不作任何比賽。李愛銳決定改於二百米及四百米賽事中出賽,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期望李愛銳改變心意。領隊約見,曉以大義,提醒他要顧及全國人民的感受,更要向英皇交待。李愛銳心意堅定,回答領隊說:「我有一位更高、在天的君王!」
李愛銳在愛丁堡大學的畢業禮上成為焦點。當讀出他的名字時,全場起立鼓掌。大學校長更誦讀一首為他而寫的短詩,然後把一個桂冠加在他頭上。接著的一年,李愛銳被邀請到不同地方演講,看來一條光明熣燦的前路正在等待著他;但在1925年,他選擇了人生的另一條跑道,返回出生地天津,在新學書院(今日的天津市第十七中學)教授化學及體育,同時積極在教會事奉,傳揚福音。李愛銳特別關心年輕人,藉運動和教學建立深入的關係。1934年,與來自加拿大的宣教士芙蘿(Florence Mackenzie)結婚。
1991年,愛丁堡大學用蘇格蘭的花崗岩為李愛銳立紀念碑,上面刻有《聖經•以賽亞書》的經文:「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前,英國的《蘇格蘭人報》將李愛銳評為「蘇格蘭歷史上最受歡迎的運動員」。
李愛銳是深受愛戴的運動員,但他選擇離開跑道,到那被戰爭蹂躪的中國,在沒有掌聲、沒有獎牌的日子中,成為別人的祝福,讓人認識耶穌。親愛的朋友,在人生的跑道上,你是否也願意經歷「奔跑卻不困倦」的生命呢?
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