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多動症如何得治?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一月
作者(右)與青年團契張牧師
我曾是個患有多動症(ADHD)的孩子,上課不專心,學業成績不好;又跟人相處不來,承受社交壓力。大學時開始服藥,情況稍有好轉,但副作用不少。後來透過教會弟兄姊妹愛的包容和接納,加上神的醫治,我才能重回「清醒」的世界,尋找自己的價值。
上課不專心 成績不理想
剛上小學時,我確診患上多動症(ADHD Adult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事緣在一次公開課,全班只有我在課堂上搞小動作,媽媽開始注意到我這個反常的行為,之後又發現我進門時經常撞到門框,走在街上前面有障礙物也迎面撞上去,於是帶我去醫院做檢測,證實我是ADHD患者。當時媽媽沒讓我服藥,而是送我去了每週一次的「感統訓練營」,在那裡做一些有助提升注意力的訓練;其後父母從醫學文章中看到,運動有助改善多動症的癥狀,於是開始命我每天跳繩。運動的確能幫助ADHD患者集中注意力,可是他們強行逼我運動的做法,卻令我產生恐懼。由於上課不專心聽老師講解,學業成績很不理想,幸在父母輔導下,總算升上初中;然而,來到高中進入青春期的我,ADHD癥狀令我顯得怪怪的——跟同學們相處不來,承受很大的社交壓力,並造成一定的心理創傷;跟人說話時抓不住重點,總是被別的東西轉移注意力,以致交談時給人一種不尊重、不認真的感覺;又或是在人家忙碌的時候去打擾他,惹人生厭;在社交場合,說不合宜的話,對別人使用不合適的稱呼,說話不會過腦子,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活水北區青年團契成員
用藥來治癒 體重驟下降
步入大學後,要學習的知識又多又難,覺得這個病拖累我太多,要是再不解決的話,我肯定不能畢業,於是向校醫尋求幫助,希望能用藥來治癒我的病。果然,服藥以後感到世界變得清靜多了,做事可以較為專注;可是,藥物的副作用令我食慾不振,體重驟降。其實,藥物只是幫助我隔絕外界的干擾,加強自我控制的能力,但內心那種想動、想說話的問題始終沒解決;藥物也不會教我該去想甚麼事情,該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反而漸漸地令我覺得,如果不服藥甚麼都幹不成,一輩子都要依賴這藥物。照顧我感受 有被愛感覺
教會是一個充滿諒解和包容的地方,裡面的人能接受我的缺點和異於常人的行為,他們以包容的態度,耐心地一遍一遍給我講解;有時候我會提出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問題,但他們給我的評價卻是正面的,讓我不覺得丟臉,慢慢地我更有向他們學習的想法。雖然曾在社交上有過心理創傷,但照著他們待人處事的方式去學習與人相處,越來越有進步。看到教會裡很多人都顧及我的感受,我就用這方式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學會了甚麼該說,甚麼不該說。最重要的是,在神的家裡有了被愛的感覺,本來硬著的心也被軟化了,從而學會控制和處理自己的情緒。雖然我仍會犯錯,但是教會內的家人會教導我怎麼改正,而非責備,這讓我有信心能成為更好的人。在教會的日子,我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甚至品格,都得到重新塑造。並非特別差 需多付努力
在一次醫治特會上,我感到自己ADHD的病情得到了醫治。以前不服藥的時候,整天感到頭重腳輕,非常不適,世界對我來說是不平穩的,服藥後才可以穩定下來;然而,有一段時間我已經停藥,但當神的醫治臨到時,我對世界的感覺突然回到服藥時那樣。實在是神的恩典,此刻知道自己的病已痊癒,從此可以重回「清醒」的世界,尋找自己的價值。其實ADHD患者並非特別差勁,他們不是笨,也不是腦袋不會思考,只是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完成他們想做的事。改善情況的第一步,就是要相信、要認定自己能做得到;如今,面對困難時,我會盡力解決,因為肯定自己的努力,是重建自信的重要因素。當我受到試煉時,便學習通過認罪、悔改來處理情緒,走出焦慮。
在旁扶一把 多給予鼓勵
ADHD孩子的家長該怎樣跟子女相處呢?由於ADHD患者本身已承受著很大的社交壓力,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在多數情況下,他們需要有人在旁扶一把。在跟孩子對話的時候,可以經常問他:「剛才的內容,哪些是重點?」如果他不知道,就提醒他,久而久之便讓孩子養成注意聽重點的習慣,隨後便會越來越有自信;也要多多給予鼓勵,讓他們明白自己只是某些方面與人不同,而不是比別人差。ADHD並不是可怕的疾病,越早發現越好,越早進行治療越見果效。一般病者表現出來的行為,多是各種生活習慣及學習上的小問題,而看不見的則是需要成長的生命。生命的成長,必須先糾正自己的行為,多聆聽神的話,按照神的教導去做合乎神心意的事,生命就會結出更優質、更甜美的果實。至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和能力也很重要,因為積極的態度能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去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而不是轉身逃避;從小鼓勵孩子學會多接納及理解自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張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