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中鳴牧師/博士盛載喜樂行走聖樂之路

《你是王》《天地讚美》《大祭司》......一首首經典基督教詩歌,不但成就了吉中鳴博士/牧師著名基督教音樂人的地位,而且讓他自己的生命盛載喜樂,並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更讓人看到,一個有上帝同行的人生是何等的豐盛!

音樂佈道 不斷開拓新舞台

敬拜理念 設計 PACC模式

現在,經過15年的探索和實踐,他的敬拜理念更趨成熟。他根據《聖經˙以賽亞書》6章1至8節,設計了PACC的敬拜模式-Praise(讚美)、Adoration(敬拜)、Confession(認罪)及Commitment(立志)。他認為,依此模式帶領敬拜,不僅能夠帶領會眾進入敬拜讚美的狀態,更能體現敬拜的真正意義。4D-A敬拜中心就是這樣應需而設,在今年3月開始了首次的敬拜聚會。「4個D,分別是Direct,是直接及倒空的生命;Dynamic,生命的動力、影響力;Drill,專業的事奉;Drive,對主渴慕追求的心。而A則來自希臘文Ainesis,讚美。」吉牧師解釋說,「4D-A敬拜中心在每個星期五晚上舉行聚會,無論形式還是內容,與一般教會的崇拜不大一樣。在這裡,我們不單是事奉,更加是一個家。在這個家裡,我們能夠擺脫枷鎖,釋放心靈,單純地敬拜讚美。」

幾線並行 創作佈道和培訓
一心走音樂佈道路向的吉中鳴,卻在2007年被按立為牧師。「重新走入教會當牧者,完全是因為父親。父親去世後,教會需要牧者,而我一直以來都有進入內地佈道的負擔,父親所在的教會在澳門,裡面有很多來自內地的勞工。」
他笑道,「只不過,這些年下來,我漸漸演變成基督教音樂人的牧師。由於音樂人的特質是自傲,很多時候在教會很難得到恰當的牧養,在過去幾年,我在這方面特別花了很多時間。」看到需要,他便朝著這個方向前行,除了為香港多間神學院的崇拜學及敬拜讚美課程作授課導師外,在2013年更應邀成為香港基督教基立聖工學院的義務院長,並開設了敬拜讚美的碩士和學士課程。

重返故地 詮釋敬拜新體驗
這次媒體綠洲的北美巡迴,是吉牧師自2000年之後,首次以事奉的姿態回
到多倫多。「我對自己說,除非有新的體驗,否則我不會回來。因為若僅僅做幾場聚會,本地人可以做,不必浪費資源。」他解釋道,「在過去10多年,我在彈琴、演唱、音樂安排等方面都有新的認識。這次巡迴,我想帶給大家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元素。如敬拜小組怎樣打破傳統的四聲道,怎樣唱好和音,如何唱二音、三音,鋼琴與吉他如何配合,司琴怎樣彈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敬拜環節的鋪排等,期望能讓大家在帶領上、敬拜模式上更上一層樓。」
懷著這樣的理念,他這次同行的團隊中,沒有明星,全部都是資深人員,將重點放在唱的技巧、帶領的方式上,並且組織本地樂隊與他的團隊配合;而巡迴的內容,更囊括了崇拜、佈道、敬拜讚美和培訓講座四個主要層面,在不到一個月裡,於三藩市、溫哥華和多倫多三站共有30多場聚會。

「如果你們能夠將第一世紀古舊的平安福音,用二十一世紀的包裝帶出去,你就是一個成功的傳道人。」讀神學時一位教講道學的教授說的這句話,吉牧師不僅記在心中,也行出在現實中-著名音樂佈道家、「恩雨之聲」創辦人、前香港ACM總幹事、媒體綠洲的創辦者、基督教基立聖工學院院長......這些名銜的背後,不難尋找到他30多年來走過的生命痕跡,每一步都離不開傳揚福音,而音樂,則是他的福音平台。他謙虛地說:「音樂是上帝給的恩賜。現在回過頭看,這是一條沒有走錯的路,從事工上講是有果效的,雖然不論是經費上還是實踐中都不容易,但是,沒有後悔,並且充滿喜樂。」
周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