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與遊戲


那麼,他們會羨慕和追求父母所教導的愛情和婚姻觀嗎?還是他們會較渴求社會文化所吹噓的浪漫性愛?最近,看到一篇關於怎樣教導孩子、並示範「真浪漫」的文章。文中作者道出一個既矛盾又無奈的實況,就是孩子們在街上或媒體中會見到浪漫的情侶,卻不多見父母浪漫親愛。
愛在婚姻中
在家中,若子女看見父母只是「責任式」地共住,為生活而互相依賴「寄居」,又不多見父母表達愛與關懷,也沒半點「浪漫」,婚姻平淡乏味,這可能令子女們對婚姻存負面看法,不能瞭解婚姻的福樂,反之感覺婚姻是負擔、苦悶和無奈。這樣,試問子女怎會信服父母給予他們在感情方面的意見呢?他們不是更願意聽其他「專家」的意見,不抗拒接受潮流的一套,包括激進性教育中鼓吹的性浪漫意識嗎?我很喜歡上述提及的文章,形容「真浪漫」是溫柔親切、具備愛與關注;同時,要建基在一個真理上,就是珍惜與我們分享生命之恩的配偶。
愛在真浪漫
「真浪漫」不是在於送花和共進燭光晚餐等表面工夫上。文章強調「真浪漫」是彼此思想對方的好,以及對方所作過的支持與付出;找機會取悅對方、坦然開放,先明瞭對方才自我分享。我感到當中最浪漫的一點,就是對方無論有否期望或是否配得,你也奉上愛與時間,為對方帶來最大的幸福。「真浪漫」的日常身體語言包括:牽手、親吻、擁抱和計劃約會。孩子若看見父母這樣溫馨相愛,他們也會感受到愛的氣氛和安穩。在孩子成長時,向他們分享你們相愛之道,尤勝校方和同輩指導他們男女關係的事。父親教導兒子何謂好丈夫,將來如何作一個願意承擔和忠誠的男人、尊重和愛護妻子。母親教導女兒何謂好妻子,將來如何作一個賢德婦人、體貼、尊重和支持丈夫。
愛在遊戲中
單親家長,又如何讓孩子體驗到關係中的關懷與愛?在單親家庭中,家長和孩子雙方都受到關係破裂帶來的傷害,所以相對缺乏對關係的信任,內心也會感到悲傷和孤單。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肯定和表達孩子是可愛的、你視他為寶貴、他是你的支持和動力,並且你會非常珍惜大家一起生活的時光等等。這些信息有時難以傳達或接收,所以遊戲治療,可以是一個不用「說」的有效途徑;在不同治療環節中,啟動彼此的接觸和互動,直接感受關係中的聯繫、呵護與關懷。在這個春假月份,我所協助的機構,嘗試採用遊戲治療取向的日營活動,加強孩子與別人正面的經驗,包括信任、共享歡樂、被肯定和讚賞,並自己角色的重要。家長在家若能增強這些正面經歷,也可填補一些關係中的缺失,提升家中的溫馨氣氛,這對於雙親家庭也同樣適用。
賈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