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低通貨膨脹

短期因素影響通脹走勢
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的數據顯示,加拿大10月份的通貨膨脹率依然保持較低水平。整體通貨膨脹率為1.4%,比9月份的數據低了兩個百分點,而用來測量核心通貨膨脹率的三個重要指數(CPI-common,CPI-median 及 CPI-trim)分別是1.6%、1.7%和1.5%,持平9月份的數據。近兩年加拿大經濟一直好轉,失業率不斷下降,但通貨膨脹依然保持在較低水平,離央行的目標通脹率2%,還有一段距離。

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降低通脹速度。首先,全球化的發展使人們購物時有更多的選擇,從而增加了市場競爭、增加了企業控制成本,以及商品價格的壓力。一些企業也因全球化,可以將生產線轉移到低人工成本的國家,或從其他國家進口更低價格的原材料;因此,他們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出售商品。其次,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可能使商品變得更加便宜,其中最顯而易見的是,電子產品的價格不斷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也因技術發展而下降。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更容易選擇定價最合理的商家,因而增加市場競爭、降低商品價格。

供求關係最終決定通脹
供求最終決定商品價格的走勢,這個基本關係沒有改變。加拿大的經濟發展良好,預期未來一兩年的增長能達到飽和狀態。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從而提高整體工資水平,乃至家庭的購買力。因此,從長期來看,通脹壓力依然存在;近期央行兩次的加息,也反映了其對長期通貨膨脹趨勢的預期不變。
李嘉雄(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