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愛


為最低賤階層辦學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主人翁是一個在美國出生的印度裔男士,學業和事業都很成功,在美國過著很優越寫意的生活;但因為回印度旅遊時,見到自己祖裔國家,由於根深蒂固的階級制度和重男輕女的傳統,對一些社群造成了很多不公平和痛苦,尤其女性更是受到很多掣肘。在印度,種姓制度(Caste System)在法律上被正式廢除,凡是歧視不同種姓就是違法,但在生活中仍常常可以看到該制度的影響。現在法律上來說已經沒有賤民了,不過,實際上人們對待低種姓和賤民(Untouchables)的態度仍然很差,尤其在一些偏遠的小村落。因此,很多賤民家庭一代接一代地,不能脫離生活在絕望貧困之中。

這位先生的的夢想,不是去為自己製造名氣和成功,而是去幫助貧困的人,達到原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他的夢想,就是去幫助別人活出他們的夢想。他代表了很多黙黙地為別人付出的無名英雄,其中有很多人,甚至為不同膚色、文化的族裔服務和犧牲。
沖毀壓迫敵對高牆
記得聽過一首基督教福音詩歌,歌詞說到:每一次,當有人為理想而站起來,並付諸行動去為別人爭取公義和幫助別人,他的行動引發出小小的希望的漣漪,這些希望的漣漪靜靜地匯聚成為壯大的洪流,足以淹沒並沖毀任何壓迫和敵對的高牆。
19世紀美國小說家享利詹姆斯(Henry James)說:
人生中有三様東西很重要:
第一、要做一個慈愛的人
第二、要做一個慈愛的人
第三、要做一個慈愛的人
20世紀波蘭敎育家亞伯拉罕.約書亞(Abraham Joshua)説:
我年輕時很欽佩那些聰明伶俐的人,我現在年老了,我欽佩的是那些仁慈善良的人。
香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