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佩文用生命灌溉生命

13年前,第一次在美國角聲年會上看見許佩文,她悄悄告訴我,她和先生將要從賓州費城搬到福建,開展三明兒童村的工作。剛「登六」(60歲)的她,幹麼不留在美國安享晚年,卻要跑到老遠的中國,挑起這個又大又難的任務?原來是為了要圓她少年時的一個夢。從三明到綿陽、再到咸陽兒童村,她用全部的愛心、美好的見證,用生命灌溉生命,成為數以百計孩子的祝福!

很想讀書 但沒有機會
1945年9月6日許佩文在越南出生,是家中的老么,上有三個哥哥和三個姐姐。「一歲時父親就離開世界了!大哥比我大20歲,自懂事以來就知道,家裡一切生活需要、行政財務都由大哥擔當;我很少見到媽媽,她常在廟宇裡,很少在家,同父異母的姐夫也稱她為『拜神專家』,可見她沉迷偶像有多深(這也是為甚麼麽我信主時,她對我極力反對和逼迫)。」憶起童年往事,佩文唏噓不已。

信了耶穌 人生大改變

1975年,許佩文和徐德長結婚,婚後,一對兒女先後誕生,1991年舉家移民美國。歲月雖流逝,初心始終不忘。「我只有一個目標,等孩子長大了,沒有經濟負擔,就可以去實現我的夢想。在孩子們小時候,我已經把這個想法告訴他們,他們都很支持我。」兒子大學畢業後,再進入神學院攻讀了3年,為助他完成神學裝備,在那段時間,佩文繼續出任醫務所辦公室經理,每月拿著不菲的薪酬;此時,大女兒已在教授鋼琴,可以自立了。

用愛管教 讓孩子成長
到了佩文60歲那年,她自覺已經準備好,要去實現她多年的夢想了。「2005年7月15日,我辭掉醫務所職務;8月11日,便和作傳道的丈夫一起抵達福建省三明市角聲華恩兒童村,開始這項愛的服事。一到兒童村,我就愛上了那些孩子。」為了這一天,佩文禱告了30年,此刻,她的雙腳終於踏在夢想之地。「在兒童村,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幫助孩子改正他們的壞習慣或壞行為,如打架、欺凌、罵粗口、咒詛、動輒發怒、頂嘴、偷竊、挑食、自我中心等」佩文說,有一陣子,兒童村的孩子沉迷玩卡片,屢勸無效,於是給他們定下規矩:帶一張卡片回來,就吃一頓素菜飯,沒有湯和肉。有好多孩子犯規被罰,其中一個孩子儲藏了幾十張卡片,算起來要一個月只吃白飯青菜。兒童村裡的伙食本來就比較清淡,再不讓孩子喝湯吃肉,恐怕營養不夠,佩文感到心疼了。

三個獎項 獲高度評價
許佩文在三明市角聲華恩兒童村全心投入的表現,得到政府和市民的高度評價,連續三年獲得嘉奬獎。2008年獲選為「三明市十佳文明市民」,在頒獎禮上致詞時,她真情流露,禁不住流下眼淚,在場的人無不動容。她說:「當我來到兒童村的時候,我發現,沒有了這些孩子,我不能生存。」2009年,獲選為「三元區道德模範市民」(三元區正是三明市角聲華恩兒童村所在地);2010年獲當地百姓選為「感動三明的十大女性」。前兩個獎項是當地政府頒發的,後面一個,則是三明百姓對佩文的讚賞和嘉許。

從三明到綿陽、再到咸陽兒童村,整整11年,許佩文用全部的愛心、美好的見證,去完成她的人生夢想;用生命灌溉生命,成為數以百計孩子的祝福!
阿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