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慎防遭抹黑

襲擊事件 警稱不涉種族問題
2月底,在列治文市政府一個開放日活動上,發生惡意襲擊事件。舉辦該活動的目的是,收集市民對興建收容無家可歸者組件屋(Modular Units)計劃的意見。

安全擔憂 絕不是杞人憂天
本來警方的澄清已還原了華裔社區的清白,不過其壞影響卻無法消除,因為曾看過那些英文傳媒不確實報導的人士,主要是那些習慣性對華人不友善的白人居民,都是先入為主,對自己不願聽的訊息總是充耳不聞。
近月來,卑詩省新民主黨政府為了實踐競選承諾,花大量納稅人金錢,在大溫哥華地區各市鎮,興建暫時收容無家可歸者的組件房屋。由於事前不作諮詢,這些計劃在溫哥華及列治文都引起強烈反對,甚至要對簿公堂。反對計劃者不乏華裔居民,他們普遍認為組件屋選址不當,太接近民居、商業或學校,而入住臨時組件房屋的吸毒者與精神病患者,有可能引起社區的安全與衛生隱憂,這些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以偏概全 被扣欠愛心帽子
然而,英文傳媒在報導此類新聞時,普遍加添了族裔色彩,把整個華裔社區都渲染為,不支持興建收容無家可歸者組件屋;部分傳媒更指華人業主,只擔心組件屋會拉低房屋價格;華裔普遍缺乏愛心、無同情心,不體諒無家可歸者的困苦。這些描繪其實是以偏概全、混淆視聽,因為也有華裔支持計劃,反對者中也有非華裔,以及商戶、商業組織及學校。況且,反對者的擔憂是現實存在,政府是不能漠視不加考慮。
向不同意計劃的群體扣上「缺乏愛心、無同情心」的帽子,實際上是打壓不同意見表達的自由,並不符合加拿大民主自由精神。當社會只是強調保護弱勢社群的利益,而要社會上人數更多市民的利益受損或被限制時,是否說明這些高談「政治正確」的人,自己正正是「缺愛心、無同情心」呢?!
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