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登月50週年



邁出人類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美東時間晚上10點56分,隨著美國「阿波羅11號(Apollo 11)」太空任務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把他的左腳輕輕踏上月球的表面,使其成為在地球之外的星球留下足蹟的第一人,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
時年16歲的渥太華天文學家和科普教育專家Brian McCullough,正坐在其父親在加拿大皇家空軍服役的駐地、美國費城附近新澤西州的家中,全神貫注地盯著一台黑白電視機。50年過去了,他依然記憶猶新,「那時的電視屏幕上的圖像有許多模糊的光點兒,而且夾雜著由靜電和通信所產生的嗞嗞噪音。在成功著陸之前有諸多前奏曲,比如『已下降至40,000英尺』、『1202告警』等。」他接著說到,「當『鷹』(登月艙的名字叫Eagle)降落在月球上時,我興奮極了!地球幾乎停止了轉動、它也要停下來觀看!」
六億觀眾歷史時刻
據估計,觀看電視直播這一歷史時刻的約有6億人,也就是說全球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觀眾!在多倫多,有35,000人簇擁在內森•菲利普斯廣場(Nathan Phillips Square),觀看一個9×12米的大屏幕。有80,000名觀眾擠進蒙特利爾的世界博覽會「人類和其世界(Man and His World)」現場,在法國館的巨型屏幕前見證這一奇蹟。在紐約,有10,000人聚集在中央公園裡參加「月球入睡(Moon-In)」活動,在第6大道與第54街拐角處一個五米屏幕前,有超過1,200路人駐足觀看。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Champs-Elysées)、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成千上萬的人都在聚集觀看。在世界各個角落,觀眾遍佈咖啡館、櫥窗電視的人行道上、公園、廚房、起居室,以及學校教室等。在遙遠北極的挪威,原住民薩米(Sámi)人圍坐在篝火旁,一邊聽著晶體管收音機,一邊創作關於太空人的民謠。
加拿大首位航天員
與阿姆斯特朗同時月球行走的還有,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兩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兩個半小時。此次登月計劃的第三位航天員是邁克爾•科林斯(Michael Collins),他是指令艙駕駛員。奧爾德林在月球上吃的第一份食物是聖餐,並將其所進行的聖餐禮保密,因為「阿波羅8號」宇航員在月球軌道中禱念《創世記》經文,而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招致無神論者的訴訟。阿姆斯特朗於2012年8月去世,享年82歲。
現任聯邦政府交通部長Marc Garneau是加拿大首位航天員,他曾於1984、1996、2000年三次參加NASA的太空任務。加拿大太空總署(CSA)曾先後四次招募過14名航天員,迄今為止共有9名曾進入太空執行任務,有4名在太空行走過。
早於1974年,美國NASA尋求加拿大開發航天飛機遙控機械手系統、即著名的「加拿大臂(Canadarm)」,這標誌著兩國在人類太空領域密切合作的開始。最新「加拿大臂」已發展至第3代,用於太空站的維修及保養。

侍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