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


對現時的阿Mo來說,是需要他來教導這些神經線如何運作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見他坐著,眼睛凝視著某一處,其實正是他的腦在教導自己要郁動手部;同樣地,他也要在走路的過程中跌跌碰碰,然後讓神經線了解不正確地走路便會跌倒,繼而學習怎樣才是正確的走路方式。
當我們內心很是著急,為甚麼阿Mo吃了藥也沒有好轉?又或做了這些治療也沒有成果時,醫護和教授都會鼓勵我們說:「阿Mo、李牧師,我們要耐心等候,因為神經線的重生或復原是比較慢的。」
「少年人」是指那些年輕、氣盛,是一種自然而有的動力底氣。
「強壯」是從原文的動詞出來的,有挑選和揀選的意思,是在眾多人中被挑選出來,有強健體格的;所以無論是少年人的那種活潑動力,又或是特別經過訓練的,神都會使用,但最重要的是,對神要存著盼望的心,才能夠重新得力。
「奔跑」是指在生活裡格外的要求,有時是一些突然的遭遇,突然的需要。
「行走卻不疲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那種折磨和困難。
我會記錄和拍攝阿Mo每一次的治療過程,這樣可以比對先前的反應。感謝神,近期阿Mo在傳遞腦電波郁動手部的百分比已達至60%至70%,當然如果是100%的話,就是腦電波可以完全控制指揮。另外,腦機協調治療對他手指的郁動有著明顯的進步;現在再加上另一套外骨骼(exoskeleton),就是一件外肌肉的衣服,戴在肩膊上協助他郁動二頭肌,同樣也需要他使用腦電波來控制二頭肌的郁動,這種郁動是要重新一次訓練他的腦細胞,也就是要訓練那些未被使用的腦細胞,看看可否轉移和取代受傷的細胞,當然這是醫學科技的領域。
盼望這段經文,繼續成為帶動阿Mo和我們家人走前路的一個確據。
李盛林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