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萬事休?


我們的下一代,流行有「廢青」、有「躺平」。新世代有些不能承受壓力,不思進取,不願奮鬥,吝啬於付出心力勞力的人,他們在率性的放任中麻醉自己,無目標地度日。頹廢青年,空有大好青春,卻浪擲年華,消極得萬事俱休。
我們的這一代,也有頹廢一族,就是認同「人到中年萬事休」的一群,同樣是消極得萬事俱休。雖然,那頹廢時刻不在身強力壯之年,而是從生命高峰往下滑時開始,但始終是過了半生卻仍泄氣地認輸,宣告放棄。
萬事休的中年比躺平的廢青更勝一籌?不,那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人生豈應如此?青年中年已一蹶不振,那麼,老年又如何?且看看歷史中的先輩吧!
有成語「老驥伏櫪」,其下句是「志在千里」,說的是一匹伏在馬槽中的年老駿馬,仍有馳騁千里的志向;那是三國時代曹操寫的名句,他年過五十仍然胸懷壯志,雖則「烈士暮年」,依舊「壯心不已」。《聖經》舊約中有位老將迦勒,年屆八十五,仍有四十歲時窺探迦南的雄勇,在年邁高齡時,自動請纓攻打神曾應許的希伯崙城。迦勒情豪氣壯地說:「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我還是強壯。」
人生歲月無多!年青時虛渡時光躺平,人到中年以為萬事俱休,全部皆不可取。當聽到耆宿迦勒說「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時,誰還要說躺平的,誰還要說中年萬事休的,都怕會汗顔得無地自容! 李鴻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