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民國成立許多年後,查得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三.二九之役」(辛亥廣州起義)殉國志士實為86人,但由於人們已慣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繼續沿用。紅花崗則易名「黃花崗」,以表烈士秋日黃花不屈般之浩然正氣。星洲李炳輝、都興韋姓四烈士都是教會的傳道人。七十二烈士中還有一些人是基督徒,其中一位名叫勞培的烈士乃是天主教徒。
暴屍街頭腥臭難當
戰鬥平息後,李炳輝、韋氏四兄弟、勞培等基督徒與其他殉難志士遺體,被衙門差役用鐵鍊兩或三具一起的捆著,任由暴屍街頭。由越秀山山麓到雙門底一帶,因夜雨淋灕,屍骸發漲腐爛,有些還斷頭折骨,地上血水連連,腥臭難當。
暴屍四日,衙門下令集體葬在罪犯死囚受刑及埋葬之地。衙門委托善堂在這裡執葬,死囚屍體草草淺葬,臭氣沖天,廣州人稱之為「臭崗」。
消息傳出,廣州西人傳教士被志士壯烈犧牲成仁感動,又見清衙門如此糟蹋志士遺體,激於義憤,就提出捐地好好殮葬。他們認為,「烈士為義而死,皓皓俠骨,與罪犯同埋一地,於理實不能平。」
潘達微親指揮收殮
善堂認為此事委諸西人,有礙善堂面子;又有秘密黨人潘達微不忍殉國烈士下場如此淒慘,就冒險挺身而出,四處奔走,甚至痛哭向善堂說項,善堂終於將位於沙河路旁紅花崗一地,撥為義葬之地。潘達微籌借經費,得各方人士相助,又間接托人疏通衙門吏員,得以允准改葬。
烈士陳屍超過五日,幾經艱難,購備較好棺木,不避污臭,潘達微親自指揮仵工收殮,烈士們才可以安然長埋芳草之下。
執殮時,潘達微不認識烈士,遺體又腐爛,一些識別又都脫落,無從識別是革命烈士,幸好衙門黑心,先辨認自己的士兵,剩下來的都是革命黨,就以鐵鍊兩三具屍體束縛著,無形中給予潘達微識別,凡有鐵鍊縛著的,就是革命烈士。
潘達微收殮現場遺體72具。民國成立許多年後,查得此役殉國志士實為86人;由於人們習慣稱之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故保留「七十二烈士」的稱法,紅花崗則易名為「黃花崗」,以表烈士秋日黃花不屈般之浩然正氣。
勞培及黃乃裳弟子
勞培乃廣東開平人,少年時代已入教,曾跟隨神父往潮州和揭陽傳道。在傳道遊歷中,觀盡了吏治腐敗和民間疾苦。及長,父母讓他結婚成家,素常孝順的他推搪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父母亦無相強。
當時星加坡革命風氣日盛,他就遠赴星加坡加入同盟會,任職該地黨報《晨報》,到同盟會招募志士返國舉義,他毅然報名入伍。隨其他星洲志士赴廣州,在「三.二九之役」戰死殉國,時年25歲。葬在黃花崗殉國烈士中,福建人共19位,其中約半數是福建人黃乃裳入門弟子。
這一批福建烈士相信多是基督徒。黃乃裳是福建基督徒美以美(美國循道會)有名望的傳道人。循道會起自19世紀英國,元祖衛斯理約翰抱基督教人道主義精神,在英國佈道的同時,又努力進行社會改革,是英國開出維多利亞盛世其中一個因素。
黃乃裳大有元祖之風,一面傳道,同時也進行社會改革。他原是一位改良主義者,戊戍年(1895)曾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起公車上書,欲推動清廷變法維新,失敗。黃乃裳轉向革命,後赴星加坡南洋各埠,鼓吹倒滿,組織革命力量,是福建和南洋同盟會重要人物。
三.二九廣州起義,在黃乃裳鼓勵下,這批志士遵師之囑參加此役。黃乃裳已62歲,多年為國為福建同胞,也為革命,勞苦奔波,體弱多病。否則他一定走上前線拼命。
黃乃裳雖不親赴前線,他的革命同志張永福說:「黃(乃裳)君雖不躬預,其遙中聲應。束其愛徒為主義而犧牲,厥功之偉,可謂不在烈士之下矣。」
掀起民族革命巨浪
廣州這次起義可說是悲慘收場,但卻「掀起民族革命巨浪,震驚環球。」噩耗傳來,各省同志悲憤莫名。湖北黨人意氣激烈,如箭在弦不得不發,終於在10月10日晚上七時許,武昌新軍革命黨在城內迸發了辛亥武昌起義成功的第一槍。
烈士死者已矣,但浩氣長存,他們灑熱血,不惜身家性命財產,不顧父母妻兒,希望換得河山錦繡,他們救國之志不枉廢,革命終於成功,結束了數千年帝皇封建制,共和國(民國)得以成立。
此役親上前線帶隊攻督署死裡逃生的黃興,在民國初建時為七十二烈士墓園寫下一幅對聯:
七十二鍵兒酣戰春雲灑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梁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