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不勞而獲的乖孩子?
乖孩子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勞而獲的,他需要父母親努力不懈地培養教育,加上祈禱向神求智慧。
母投訴兒子愛做實驗
有一位媽媽的兒子既乖巧,讀書又好,在課餘活動中的表現也不錯,很得人歡心。一次,另一位女士向她訴苦,說自己的兒子如何頑皮活躍,又常拿家裡的東西做實驗,險些破壞家中貴重的東西;當給予教導時,他又經常反問或反駁,令她不勝其煩。
那位養著一名乖孩子的媽媽說:「驟耳聽來,你的兒子很聰明活潑,而且很富創意和想像力呢!換上是我,我會給他空間做他想作的實驗;牛頓年少時不也是這樣好奇嗎?怎知你的兒子將來不是科學家、發明家,或在創意的工作上有出色表現呢?你不妨讓他在後園或車房裡作實驗,那便不會攪亂家裡的東西了。」
不聽話便要遭到責罵
對方說:「是你才會將事情想得這樣美,我真的不懂得欣賞他所作的,從沒想像過我的兒子會是這樣的,對著他我很辛苦!我希望他能像你的兒子那樣乖。」
「我兒子也有不聽話的時候。青少年開始有自己的意見或想法,所以需要平心靜氣的,先聽聽兒子的想法,縱使他所想的,你未必認同;然後,要客觀地一起討論與分析。要是兒子感受到你是愛他的、可親的、講道理的,自然較易受教。」這位媽媽在分享她教養兒子的經驗,希望能助對方解開心結。可是那位女士說:「我也想跟他講道理,但說過一兩次之後,他還是不聽,反而發出很多問題......我哪有這麼多時間再解釋?總之,他不聽話便要遭責罵,不要浪費我的時間。」
沒不勞而獲的乖孩子
我們都會明白「沒有不勞而獲」這道理,但卻未必會想到「沒有不勞而獲的乖孩子」。正如上述「成功」的媽媽,每次遇上兒子的行為或想法出現問題時,她平均都得花上一小時,用她所說的方法去教導和感化兒子;而當兒子仍然心硬或鑽牛角尖時,她就會停止爭辯,讓雙方冷靜下來,待稍後或明天再談。如果情況還是僵著,她便索性先把這件事放下,然後為兒子能開竅及放下自我而深切禱告,求天父給她更多愛心、忍耐與智慧去與兒子同行;而當兒子一切在正軌上時,這位媽媽總會不忘向他鼓勵與讚賞,結果兩人又會結伴一起,作不同的活動或談話。
真情對話以愛來感化
有一回,他們部份的對話是這樣的:(已經有過約二十分鐘的辯論)
媽:你這樣做已經不對,你還用不敬的態度跟我說話?
兒:我不認為我做錯。
媽:整體來說你是很乖,但沒有人是沒缺點的。知否你很多時候,在做錯事之後,就算我舉客觀事例跟你分析,你大都很難接受自己有錯,這是我最難教、也是我最擔心你的地方,其實,這早在你幼年時已經開始......(兒子見媽媽不是執著所發生的事件,而是替他擔心,態度便軟化了一點。)
兒:是嗎?媽:是呀!例如在你六、七歲時,有一次你的意思是,人本身有罪性,所以就算做錯了,錯也不在你。能否想像一下,將來你的兒子這樣跟你說話,你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兒:我那時真的這麼說? 我不能想像......(然後,兩人便一同笑起來。)
經過這次之後, 兒子對媽媽的訓誨明白多了。試想任何一個子女,日積月累被父母以愛感化, 怎會仍硬著心不聽話,還要跟父母過不去呢?
賈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