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葛朗台!--讀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
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 (Grandet) 是個出名吝嗇的暴發戶,在他死之前,仍然看著金子,伸手要去摸那金子的光滑,金子是他獨一的偶像;然而今日的「葛朗台」,偶像多元化了--除金錢外,奢華、兒女都成了偶像。
對自己和家人都吝嗇
18世紀的法國,是由封建貴族社會走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轉化的時期。這期間,資產階級走向歷史舞台,宛如一股進步的勢力。
然而,人性中的醜惡也隨著時代的洪流,充分暴露出來。「有膽識的共和黨人,愛國者,關心新思想」的原箍桶匠,現新生的資產者葛朗台,浮上台面,進入到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之中。
「英雄」不問出處,葛氏靠著賄賂,以權謀私,乘人之危,不合理而合法,以精明的算計和投資眼光,成了索漠城受人膜拜的暴發戶。巴爾扎克寫道:「他的臉不就是今天人們相信的唯一上帝,法力無邊的財神爺形象嗎?」
然而,這個人是出名的吝嗇鬼,他擁有千萬法郎身價(19世紀啊!)卻對一切人都吝嗇。他對自己的家人吝嗇,太太和女兒歐也妮終日在家操勞;寒冬未過,就要滅火,點蠟燭都要限制,只給家人極為可憐的零用錢。他對自己也吝嗇;把周圍所有的人都當成他賺錢的工具,甚至利用周圍想打他女兒主意的人,為他積累資本。
用手段到達「塵世天堂」
葛的吝嗇,滲入骨髓之中,徹底異化了人性。他的弟弟因生意破產自殺身亡,他要告訴侄兒夏爾這個事實,但他覺得說不出「你一點家產也沒有了!」這句話,因為覺得「這句話卻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苦難」。當夏爾為父親的死痛苦時,葛的反應竟是「這個年輕人真沒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錢還重。」人的罪性能把人的憐憫全都吞噬。
最難以讓人接受的是,當歐也妮將自己的私房錢6000法郎送給自己的堂弟後,他竟幽禁女兒,不給與火取暖,只給麵包和水維持基本生存。他在太太死後,竟從獨女手中爭奪繼承權。在他死之前,只看著金子,當神父給他一個鍍金的十字架,讓他親吻基督時,他卻伸手要去摸那金子的光滑!
巴爾扎克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寫出了吝嗇鬼的可惡又可憐的嘴臉,而且進入他深層信仰上的原因。當侄兒傷心之時,虔誠的葛太太向上帝祈禱,葛朗台卻嘟嚷道:「你仁慈的上帝見鬼去吧!」巴氏深刻指出:「吝嗇鬼是不信有來生的,對他們來說,現在就是一切。」巴氏更看到人們崇尚「進步」後面的罪惡性,「制度、書籍、人物和學說,一切都聯合起來破壞對來世的信仰,動搖一千八百年來社會大廈的基礎......人們普遍的想法,就是以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到達驕奢淫逸的塵世天堂,為了過眼雲煙般的財富而苦心孤詣,胼手胝足......」
現代人金錢非獨一偶像
然而,我在讀葛朗台之時,竟突然覺得他的「可愛」呢!因為今日之世界,笑傲葛朗台之人,大有人在!葛朗台熱愛金子到了一個地步,以致於每一個糟蹋金子的行為,都令他痛苦不堪,金子是他獨一的偶像,獨一的「上帝」,他對它有一份痴情,一份「敬虔」;然而今日之「葛朗台」,金錢是偶像,是「上帝」,但已不是獨一的了。
他們朝拜金錢,也糟蹋金錢,錢來得容易花得隨便,人間的奢華成了他們的另一個偶像、另一個「上帝」。同時,他們也更「人道」了,將大量的銀子給他們的兒女糟蹋豪花,形成一個亮麗的「兒女」偶像,供他們朝拜!他們的偶像多元化了,「上帝」多元化了,當然,他們也失去了葛朗台的那份痴情,那份「敬虔」!
內心醜惡從別處取其利
葛朗台還有可愛之處,就是對太太雖然吝嗇,但還有點溫情,也能維持家庭,給家人帶來彼此安慰的環境。試看今日笑傲葛朗台之人,哪有對家庭的神聖感。家庭只要阻擋了自己個人的慾望、自己所謂的個性選擇、自己所謂的愛情基礎時,就如垃圾一樣丟去,迎合自我中心的願望。
葛朗台有他的生活原則,不吃人家、絕不動人家的東西;得到了第一桶金後,雖然和別人較勁,但還願意用合法的渠道來競爭。
試看今日笑傲葛朗台之人,他們心中渴慕的是「自己的工資基本不動,老婆基本不用」,一切從社會,從別人身上攫取。他們根本不願意在法律的平台下運作,或者就是操作法律,滿足自己的私慾。今日較之19世紀,教育發達了,科技發達了,但社會進化卻破產了!今日之「葛朗台」,知識教育水平頗高,甚至是所謂知識精英分子,但其內心之醜惡,昔日葛朗台也望塵莫及!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