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配偶父母同住的顧慮
婚前,未婚夫答應我不與他父母同住;但婚後他卻以經濟能力欠佳,只好迫著要跟上一代在同一屋簷下生活。這事令我感到不快,我本希望趁未有孩子之前享受二人世界,可是如今事與願違。其實,我也怕日後相處不來傷感情,心很煩,請賜教。 玟玟上古小姐:
玟玟:
謝謝來信。你所面對的問題,相信亦是不少新婚夫妻所要面對的。儘管婚後不想與配偶的父母同住,但鑑於某些環境因素,如經濟、移民、文化傳統倫理觀或疾病等等,最終難免要與姻親同住,以下幾方面思路供你考量:
認識三代同住的利弊
中國人常言道:「相見好,同住難,同食則更難」,具體而細膩地道出同住的挑戰。由於年齡、背景、價值觀、性格,以至生活習慣的不同,相處日久,難免有磨擦,容易碰觸到對方的神經敏感地帶;特別是年輕夫婦,渴求二人世界,私人空間,獨立自主等問題;但與姻親長輩同住,亦非全無益處,就以經濟而言,同住可減輕經濟壓力,又可彼此照應,忙碌工作一天後回到家裡,即可享用長輩準備好了的飯菜,如有了小孩,作祖父母的多樂意協助照顧或接送上學放學;而同住最大的好處,就是培育兩代,甚至是三代間的親情,透過磨合,真正接納彼此成為家人。有些年輕夫婦為維護雙方獨立自主的私人空間,又希望能彼此照應關心,如經濟上又許可的話,會採取搬在鄰近的地方居住,甚至是隔壁,或上下層住屋單位。
讓問題成為成長的契機
婚姻是個漫長之旅,亦可說是一所生命及關係培訓的學校。無論兩人如何相愛,總難免有異見而發生衝突,常見的如人生觀、價值觀、因期望得不到滿足而失望、生氣、不同的個性及生活習性而起衝突,以至日後的教育子女、金錢等問題,更常見的(無論是婚前或婚後)姻親問題更是熱門的衝突。儘管廿一世紀盛行自由戀愛,傾向婚後組織核心家庭,但無論居住遠近都無法脫離原生家庭與我們的關係,尤其是如沒處理好與上一代的情意結,會把與上一代的未了情,帶進未來的婚姻裡。又如果真要與長輩同住,如何建立健康的界線、處理空間、情緒或權力的操控、責任與尊重獨立自主問題、回顧歷史與解決衝突,都需要有健康的溝通;但學習溝通不單講求技巧,爭取自己所想得到的,而是要用愛心、尊重、誠實地表達自己需要的同時,亦能體諒到對方的需要、限制和不足,溝通是要看到對方,彼此明白和關心所需而達成共識的互動過程,也就是愛他/她如同愛自己。
鼓勵你們去尋找專業輔導,鞏固婚姻的基礎。
進深到人情與天愛的反思
進入了廿一世紀,鑑於環境及價值觀的轉變,已從傳統的大家庭轉向組織核心家庭,「養兒防老,積殼防飢」或「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調子已不復重唱,而上一輩的父母更需要在人倫關係及價值觀上作出恰當的調適,才能使兩代關係協調;雖則如此,親情的維繫卻是人所共需,必須世代相傳家庭核心價值的重要性,尤其是遇患難時,就更見親情之可貴,對父母尊敬、感恩、反哺、關顧可以方式不同,但本質不變,我們也會有年老的一天,今天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也可以預見他朝子女會如何對待自己。其實健康美滿的婚姻,不單靠夫婦間的愛情,同時還需有健康的親情、友情,以至屬天的愛情(信仰的情操及屬靈資源)來豐富、鞏固及強化婚姻的抗逆力,更讓婚姻成為別人及社會的祝福。介紹你倆看黃麗彰的著作《執子之手--準婚人士的成長與關係互動》,相信對你們有一定的助益。
祝願你倆能突破危機,邁向健康成熟的婚姻之旅。
古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