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城--「牛山濯濯」的寫照!
山川 旱城 卡城印象
卡城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牛山濯濯」的真實寫照!
卡加里的地理環境實在稱不上是物阜豐沃;從土地和氣候來說,這裡相對是屬於貧脊的「半乾旱」(semi-arid)城市,跟溫市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卡城除了滿城沙土之外,水的資源並不充裕,這裡的淡水主要是倚賴亞省南沿的「弓河」(Bow River)和「肘河」(Elbow River)。弓河源於洛磯山中的班芙國家公園內的「弓湖」(Bow Lake),而肘河也是源於洛磯山峯頂的「簡拿拉斯基湖」(Kananaski Lake),肘河全長不過160公里,為弓河的四分之一。弓河和肘河乃屬名副其實的「山川」(mountain river),兩者也都是「雪融河」(snowmelt river)。近幾年因「氣候改變」引起的暖冬現象,提早雪融,造成兩河春夏豐水期的水量不斷下降。
污染 毒物 三級處理
橫貫亞省以及沙省的弓河,與「老叟河」(Oldman River)滙合成「納爾遜河」(Nelson River)的支流,再流入「赫遜灣」(Hudson Bay),經過640公里的歷程,最後則消失在大西洋之中。由於流經卡城是弓河的上游段,故蓄水能力只有下游的六成;雖然弓河曾經在二十世紀早期也曾被調水灌林,至今卻仍被視為不適用於農牧灌漑。在1996年間,由於林木業造成嚴重污染,導致弓河被發現含有致癌的「五氯苯酚」(Benzopyrene);到了今天,卡城市府仍需採用標準和成本最高的污水三級處理,那是否暗示著弓河的水質,仍然經常受到污染?在香港一度被評為「臭水溝」的沙田城門河,當年用的也只是「一級半處理」而已,現在已能在河口見到海參和海星了。
冰雪 消退 甦醒的水
冰川和山上的冰帽,是水循環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蘊藏著地球淡水資源的79%,更使美加兩國坐擁著全球五分之一的淡水,似乎令四千萬的美加人用水無憂;但是沉睡在洛磯山的冰水,原是一種「不可再生淡水 」(non-renewable fresh water),可是,冰雪中所貯存的淡水因暖化而開始加速融化。據2009年的調查報告證實,洛磯山東麓的河流水量明顯出現降低的情况,以致影響著加拿大大部份的草原地區。沉寂了百萬年的冰雪,一旦甦醒了,是無法挽回的,我們可以以亞發巴斯加冰川(Athabasca Icefield)的今昔為鑑,再從側面上看洛磯山山體積雪,正隨著冰雪加速消退,但冰雪的補充相對緩慢,導致「水循環」失衡,繼而引起「不久將來」的淡水危機,各種生態系統因得不到滋潤而遭到破壞。山中的冰雪危機,即是淡水的危機,下一期再與大家看看淡水危機所引起的地區矛盾。
今年7月拍得的亞發巴斯加冰川腳下的「融冰河水」。
消退中的亞發巴斯加冰川。
區傑棠 建築學學士(英國)、環境管理學碩士(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