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泰利與Britannia社區
谷泰利 (Terry Orchard) 居住在渥太華西面的Britannia社區。他和菲律賓籍太太建立了Britannia浸信會,專門針對社區的需要,服務不同階層的社群。
兩極群體 從沒聯繫
過去20年,他曾被小偷闖入家中偷竊三次,而其中兩次更是他本人在屋內時發生的;然而,這些「不速之客」不但沒有令他退縮或萌起遷居之意,反而促進他更積極為該社區採取實際行動。2009 年,他特別針對社區的需要,建立了Britannia 浸信會。泰利說:「我的目標不是要設立有廣大信徒的教會,而是要加強社區的聯繫,為居民謀求福利。我們希望能提高人們對社區的觸覺,讓他們知道遇到困難時,我們願意支持、幫助他們。」
就這樣,泰利和他的菲律賓籍太太Aldenia便開始了Britannia浸信會的服事。他指出,那裡的居民不是高薪厚職,就是入息十分低微,完全是兩極的群體,各有自己的圈子,從來沒有任何聯繫。
主要幫助 單親媽媽
Britannia區有不少新移民,其中不乏來自索馬里亞、剛果、海地或尼日利亞等地的難民,當中(特別是難民)不少更是單親媽媽。區內雖建有好些社會援助的樓房,但單靠社會援助並不足夠,因而教會需要為她們提供一些生活上的援助。
2010 年,Britannia浸信會註冊成為慈善機構,接受金錢、食物、嬰兒尿片、玩具、生活用品等捐贈,然後再把物品轉贈予任何有需要的人(無須是教會的會友或信徒)。這慈善工作在2012年已擴展成為一個跨宗派的慈善組織,主要是幫助渥太華地區的單親媽媽(詳情可瀏覽其網頁 www.missiontomoms.com)。
語言音樂 聯繫社區
為了加強加拿大新移民對Britannia社區的歸屬感,泰利採用了兩個策略--語言和音樂。「大部份Britannia新移民都是操法文或其他語言,但卻身處在一個以英語為主的社區;語言的限制無疑成了他們一大障礙,不但與其他人格格不入,而且在尋找工作時更倍感困難。」為此,泰利和本地一位來自海地的牧師聯繫,在每月首個主日的法語敬拜中,同時提供英語翻譯,這樣,操法語的信徒不用跑到老遠的地方參加法語聚會,而通過英語敬拜,他們又可以有操練及改善英語的機會,這樣的安排達到了理想的果效。
此外,當地的流氓覬覦孩童,招攬他們加入幫派。「我不時會聽到許多令人震驚的個案--某某的兒子加入了幫派,某某的女兒吸毒、懷孕......孩子從小就很需要正面的模範榜樣,才不會掉進社會的大染缸。為了避免他們誤入歧途,Aldenia成立了一個名為『神的兒女』兒童福音合唱團,招聚一班5歲至12歲的孩子到社區、教會、老人院獻詩。」泰利深深感受到音樂對這班邊緣兒童的正面影響。他指出,孩子在合唱團裡可以學到有關音樂的知識,並有機會在主日敬拜中表演。事工剛開始時,教會只有一個鈴鼓,並沒有其他音樂器材,不過,前些時獲贈一套非洲鼓。
谷泰利 (Terry Orchard)
現代城堡 與世隔絕
據泰利說,Britannia需要援助的不單是新移民和經濟有困難的人,其實那些富户也是被社區孤立的一群,他們居住的樓房仿如現代的城堡,車庫門的一開一關,令他們與世隔絕;他們極需要屬靈的幫助,讓他們可以跟社群聯繫起來。泰利補充說:「我們需要的教會不單是跨越語言、文化隔閡,更要跨越經濟的落差,無論他們是甚麼背景,我們都會一視同仁給予幫助。」
推動義工服務,正是重建他們與社區聯繫的方法,教導人們要有無私的心,對社區有敏銳的觸覺。泰利認為,假如孩子們常沉迷於iPod 而缺乏與外界溝通,這樣只會變得自我中心。在社區當義工的父母須以身作則,讓小孩一起參與,帶領孩子們學習關心別人的重要。去年,泰利透過互聯網,讓更多人知道單親媽媽的需要,從而對在生活中掙扎的社群伸出援手,結果令多人受惠,也拆除了被社區孤立的圍牆。
目標純正 動機明確
泰利除了在教會作全職事奉外,也活躍於Britannia及渥太華社區多個機構,致力為社群謀取福利。對於幾乎全時間為教會、為社區的擺上,他認為:「只要有動力,總會安排到時間做不同的事工。」
雖然在沒有太多的支援下建立教會,泰利面對的挑戰很大,但他的目標純正,動機明確,而且有極強大的推動力。相信經過泰利不懈的努力,加上他傑出的領導能力,Britannia浸信會在渥太華及Britannia社區,必定會產生實際和令人生命改變的果效。
沈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