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網中人
加拿大國民在互聯網使用量方面為全球第二,瀏覽網頁的數量更是世界稱冠;但聯邦隱私專員指出,加人普遍缺乏網絡安全警覺。公共安全部長涂斯斐(Vic Toews)表示,政府致力保持國家網絡系統及國民在線的安全,故設定十月為全國「網絡安全關注月」,也藉此鼓勵國民各盡本份,確保大眾的在線活動安全。
互聯網用量全球第二
據加拿大統計局資料顯示,2010年本國16歲及以上的國民當中,有80%使用互聯網,並以卑詩省、亞省和安省居民的使用率最高。他們通常會在線(online)處理銀行事務、閱讀或收看新聞、獲取旅遊資料或安排旅行行程、登入政府網站、尋找健康資訊和使用社交網絡。
從互聯網市場研究機構comScore發表的報告得知:在2012年的第四個季度,本國2,550萬互聯網用戶中,幾乎百分百的人每日都在線。他們平均每月在線的時間超過41小時,排名僅次於榜首的美國。然而,國民瀏覽網頁的數量卻是世界稱冠。
去年,加國手機用戶增長了10%,高達2,200萬名;擁有智能手機的用家增加17%,市場佔有率超過60%。相比2011年,社交網絡在智能手機的發展尤其顯著,登上社交網站或閱讀微博的用戶增加了56%;當中有接近60%以智能手機每天上社交媒體網站。
網上購物的交易增長了10%;在線處理銀行事務也上升了5%,約近1,600萬名國民每月登入銀行網站。約1/3智能手機用戶使用手機作流動銀行服務,較2011年增加近30%。
缺乏網絡安全的技能
加人的互聯網瀏覽量雖然高踞全球之冠,但卻缺乏有關的網絡安全技能。聯邦隱私專員施杜達(Jennifer Stoddart)指出,每個國民都應該保護個人在線的身份,如仔細閱讀網站的隱私權責、在個人電腦內安裝防毒安全軟件、拒絕不必要的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提防詐騙等。同時,國民也要警惕,切勿在不知名的應用程式(apps)、網站或在線跟他人分享個人資料。
730萬網絡攻擊受害者
《諾頓網絡罪案報告2011》(Norton Cybercrime Report 2011)指出,有超過730萬加國互聯網用戶成為網絡攻擊的受害者,造成他們直接的經濟損失逾8億,約50億的生產力受損。18歲至31歲使用移動設備上網的男士,最易成為受害者。80%的被訪者曾被電腦黑客入侵,平均每分鐘則有14名國民成為攻擊對象。然而,逾1/3受訪者直言,他們缺乏最新的保安軟件。
網絡罪案其實較人們所知的嚴重得多。在過往一年,在線的罪案較離線(offline)的罪案多出三倍;不過,只有少於1/3被訪者擔心自己會成為網絡罪案的受害者。
保護個人隱私信心低
加拿大隱私專員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Privacy Commissioner of Canada)去年委托一間公司,調查國民有關隱私的問題,結果發現受訪者對保護個人隱私方面的信心創出新低。
*關注程度:
在個人隱私風險方面,他們最關注的問題依次為:財務資料/銀行欺詐、電腦隱私/互聯網安全、身份盜用。國民普遍認為,他們保護個人資料的能力較十年前低。大多數人都覺得未能掌握新資料和新科技來保護個人隱私。這是自2000年以來的調查中,錄得受訪者信心表現最低的一年。逾70%人士指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是國家如何保護他們的個人資料。
*在線資料:
互聯網用戶對於張貼不同的資料上網,反應程度各異。大部份用戶表示,他們十分關注提供位置和聯絡資料,其次是個人照片或錄像及社交活動資料。
被訪者最關注的,是網絡公司按他們的在線資料而寄出垃圾郵件。許多人都會接受執法部門持搜查令搜集自己的資料以作特別調查。不過,若搜集資料只是為了監察作用,他們的關注程度則會大為提高。
*活動追蹤:
超過70%的國民察覺到,他們在網站(不論是商業還是政府)上瀏覽、搜索、購買、服務互動等行動,可能會被該網站,甚至是市場調查和研究公司追蹤。雖然過半數不會採取任何限制追蹤的途徑,但是逾90%人士認為,互聯網公司應先徵求他們的同意,才能展開相關的追蹤行動。
*移動裝置:
越來越多使用移動裝置的國民,增加使用保障隱私的措施。多數人以密碼、調較設定或應用程式,來限制跟他人分享個人資料。
為避免提供個人資料,逾半數手機用戶決定,不安裝甚或刪除某個應用程式。接近40%更關掉位置追蹤設備,以堵截他人取得這方面的資料。
加國「網絡安全關注月」
公共安全部長涂斯斐(Vic Toews)於去年推行「網絡安全關注月」活動時表示,政府將致力保持國家網絡系統及國民在線的安全,故設定十月為全國「網絡安全關注月」,也藉此鼓勵國民各盡本份,確保大眾的在線活動安全。
至於"Get Cyber Safe"運動則為國民提供所需的資料,保護他們免受在線的威脅。他強調,維持網絡安全是大家共同的責任,每個人都可發揮應有的作用。
黎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