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五億票房而輸掉的--評陳可辛的影片《中國合伙人》
如果要選一部國內國外遭遇反差最大的影片,莫過於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了。此片在中國大陸贏得了一片喝彩,勁賺五億,成為陳可辛迄今最盈利的電影;然而,該片在海外卻一片慘淡,實在讓這位名導臉上無光。
始自美國夢 終是中國夢
在2013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的頒獎台上,《中國合伙人》包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陳可辛在大陸可謂名利雙收、大獲全勝!然而,該片在海外卻一片慘淡,在多倫多電影節上無人喝彩;在香港影院更是觀眾寥寥,票房冷落;在臺灣金馬獎上,只撈到個最佳男配角入圍,實在讓這位名導臉上無光。
沒有誰比陳可辛自己更清楚箇中原因了。在去年的多倫多電影節上,陳可辛還是忍不住流露出內心的糾結,他說:「電影也是一樣,一些東西的加入都是因為電影需要......所以,有後來的那些情節-不管我價值觀認不認同。」那麼,是甚麼推動陳可辛違心而做呢?
其實從片名開始,導演的意圖已經流露無疑了。冠以「中國」二字,一方面配合「大國崛起」的官方主旋律,另一方面認同國內社會被GDP煽起的民族主義心態,於官於民,左右逢源。不然,一個本來不過是普通人翻身的勵志片,怎麼就牛氣烘烘地「中國」起來了呢?
「中國」一詞確實放大了影片三個主人公的個人經歷,讓幾名80年代大學生的自我奮鬥,不僅有了一個龐大的時空背景,更因美國的襯托而具有家國情懷。他們的起點是「美國夢」,終點是「中國夢」,此片的英文名或許更為貼題: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侵權者搖變 成民族英雄
他們最初是為一紙簽證而奮鬥。得勝者孟曉駿昂揚赴美,大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慨;「土鱉」成東青屢試屢敗,出國無門。幾個年輕人分別在地球兩頭打拼,結局卻由天時地利注定。美國的孟曉駿落魄異鄉,一事無成,最後灰溜溜當了海歸;而中國的成東青則被出國熱、英語熱高高托起,「新夢想英語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名氣赫赫。「形勢比人強」啊!成東青這個沒能進入美國的Loser(失敗者),做夢也沒想到,他居然成了中國留學生的「教父」,而曾是他心目中偶像的孟曉駿如今成了他的幫手。然而,無論他們的處境發生了何種變化,都不曾對生命中的痛-美國-釋懷,每個人心裡都憋著一口氣,而這口氣是衝著美國來的。
影片的高潮在決戰美國的一場官司上。「新夢想英語學校」由於盜版美國教材,被告上法庭。客觀上,這似乎代表了中國當代暴發戶的「原罪」:第一桶金總是經不住拷問。導演巧妙地繞過這個「是非」、「公正」的問題,將焦點轉化為中美之間的民族交鋒。陳可辛心知肚明,在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當下中國,只要事情與國家的榮耀聯在一起,個人的罪錯都可以不計了。在這樣特殊的處境下,已經成為合夥人的成東青、孟曉駿等三人,不再是侵權的被告,而是代表「中國」,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經過成東青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美國人對他們肅然起敬,幾位侵權者搖身成為「長我國威」的民族英雄。
錢就是一切 遮掩許多罪
錢就是一切,成功能遮掩許多的罪。這種中國人的成功觀、名利觀、尊嚴觀,在陳可辛的影片中,再次被認可。所以,片中才有了成東青花錢,買下當年孟曉駿打工的實驗室的命名權,以此替弟兄曾遭受的屈辱抒一口惡氣。所以,才有孟曉駿的豪言:「只有我們在紐交所揮槌的那一刻,他們美國人才會真正地看見我們!」他們從未理解過尊嚴,他們要的只是「面子」,這面子的輝煌僅僅在隨時可以砸下大把鈔票之際。這樣的時勢英雄,從不關心社會進步、創新與建樹,當他們的「中國夢」越來越清晰時,真正的理想之夢卻越來越淡化遠去(某種意義上說,倒也確實是中國民企富豪的共同特色)。
這樣,就算影片結尾時他們已是名流,但他們的精神仍停留在起初掙到錢後,把錢揚起來,看花花綠綠的鈔票飄落的「土鱉」階段,無怪乎國內網絡稱這類有錢無內涵的人叫「土豪」。影片在不斷指責美國人傲慢與偏見的同時,其實自己正充滿了傲慢與偏見,從他們「中國夢」的實現,是靠打回美國、獲得美國人的認同看來,他們從未走出自卑。
陳導的成功 只在金錢上
許多人拿此片與《社交網絡》相對照。Facebook創辦者,這位年輕的富翁,面對自己打造的百億美元社交網絡,徒勞地一次次向前女友發出好友申請-他贏得了世界,卻喚不回所愛,錢在那裡,毫無能力。相形之下,《中國合伙人》的價值觀何等浮淺!
影片伴著羅大佑《光陰的故事》的音樂結束,片尾陸續出現成功企業家之名,柳傳志、王石、馬雲、新東方創辦者俞敏洪、徐小平......這些閃著財富光澤的姓名,逐一煌煌映現,照亮了黑暗影院裡,急切嚮往成功的觀眾們滿是熱望的眼睛。陳可辛的每一筆,都切入當下中國人的夢想,從而與票房掛鉤。當然,結局也相似,與陳東青如出一轍,陳可辛的成功,也只在金錢上。
捧五億票房 仍心有隱痛
商業性與藝術性的衝突始終是電影與生俱來的矛盾性。迎合市場、取悅觀眾,像郭敬明的《小時代》撈金到手軟?還是堅持思想、忠於信念,哪怕像賈樟柯的《天注定》再次被封殺?陳可辛的兩部影片《投名狀》與《中國合伙人》分別代表了他不同的追求方向。如果說前者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的深入反思,贏了金馬獎,卻輸了票房;那麼後者,正是他進行的另外一種矯枉過正的努力。是資本在藐殺藝術,還是軟弱的人性向市場俯伏?總之,這一回,陳可辛是衝著商業利潤而去的,殺掉理想,向世界交出了他的「投名狀」。
捧著五億票房,陳可辛仍心有隱痛,這痛,也許是件好事。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