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電視片的文化功能--由《生活大爆炸》說起
《箴言》說:「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快樂至極就生愁苦。」娛樂啊娛樂,儘管有效,終究有限。
電視更強調娛樂性
電視與電影有甚麼不同?這個問題可以換個角度問問自己:「看電影和電視的態度有甚麼不同?」顯然,電影的嚴肅性大大高於電視,你看電影是專門上電影院的,看電視相對要隨意得多。這一點,就透露了電影與電視的本質不同--電視更強調娛樂性。且不說電視劇,只要舉出最熱門的電視節目,你就會發現,它們普遍都是娛樂性的,比如《非誠勿擾》,比如《快樂大本營》。「娛樂」是電視屏幕裡伸出的一隻無形的手,拉你坐在沙發上,和它面面相覷、難捨難分。這就不難理解,頗具娛樂性的喜劇電視片,總是最受歡迎的,美國系列處境喜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又譯《天才也性感》)連續八年播出不衰,就是一個證明。
艾美獎喜劇「視帝」
喜劇既然在電視片中如此重要,以至於電視大獎的獎項會是「雙黃蛋」,在「最佳劇集」之外,專門開闢出「喜劇類」的專項。相比之下,電影節獎項都是單項獎,「最佳影片獎」、「影帝」、「影后」,每項只有一個;而電視獎的各個大獎項都是雙份的,除「最佳電視片」外,再有「最佳喜劇片」。由此可見,喜劇在電視劇裡的重要位置。反之,在電影裡,喜劇竟是常常被冷落到站牆角的-喜劇片極少獲得最佳影片獎就是基本事實。
2013年9月,引人注目電視大獎艾美獎喜劇類「視帝」,再次頒給了《生活大爆炸》主角謝爾頓的扮演者帕森斯(Jim Parsons)。帕森斯走向領獎台時,台下一片歡呼,因為,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奪得艾美獎「視帝」,此外,他還因這個角色獲得過兩次金球獎「視帝」,這樣的殊榮,可謂史無前例!
這部深深吸引數以千萬觀眾的電視片,簡單地說就在於它非常好笑,情節緊湊,語速極快,幽默滑稽,笑料百出,甚至遠在中國大陸都有一大批鐵杆粉絲。片中四個智商奇高、情商低下的年輕科學怪傑,與一名金髮美女互動,他們之間無數生活瑣事纏在一起,構成了一系列搞笑橋段,令人捧腹。從2007年開播以來,至今已演到第七季,持續八年,劇中人幾乎如同觀眾身邊一群虛擬的朋友。
提供心理上優越感
喜劇片大受歡迎,因為喜劇帶給人的,不僅僅是歡笑,還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它拉低「被看」的對象,將他們拖至低於觀眾的水平,當觀眾「居高臨下」地打量這些可笑的傢伙時,就會有一種智力上勝出一籌的愉悅感。
本來,生活中人們能遇見科學天才的機會並不多,他們的世界在人們的眼中原是神秘的,他們呆在象牙塔般的大學研究室中,滿口物理術語,到處是陌生的推導公式,仿如活在異度空間。然而,在《生活大爆炸》鏡頭下,他們毫無學者光環,在生活中笨拙無知,在處理感情問題上死板荒唐,不斷引人爆笑,令普通民眾也可以對著這些以往需要仰視的物理學家發笑,在潛意識層面有一絲絲快慰。
成娛樂至死的物種
高速旋轉的社會下,人們緊張忙碌地工作生活,實在是太需要娛樂了!電視挺身而出,無限量地向你提供各樣的娛樂節目,幫助你減壓,讓你樂此不疲。據美國AC尼爾森收視率統計,美國人每天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是4小時46分;在亞洲,看電視時間最長的國家是緊張度最高的日本,達到5小時以上。試想,一天工作結束後,疲乏地往沙發上一倒,手握遙控器,你最想看的,難道不是輕鬆一樂的節目嗎?《生活大爆炸》熱播八年,誠然「娛樂至死」,這是美國傳媒學教授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對今天電視文化的批評。
在電視節目頻頻哄笑下,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一切文化內容都情願為娛樂的附庸。後現代社會的巨大壓力下,哪兒是逃城?哪兒是山寨和盾牌?人的方法就是讓你在電視裡,「一笑解千愁」。波茲曼警告道:「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聖經•箴言》說:「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快樂至極就生愁苦。」娛樂啊娛樂,儘管有效,終究有限。
從電視喜劇片的角度看,《生活大爆炸》是成功的。如果你從片中人物的可笑中,看到了自己的可笑;又從可笑中,看到了某種可悲,那就對了。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