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不是彌賽亞——由影片《親愛的》談起
孩子,是觸動親情的敏感點,只輕輕一撥,心就會顫動。苦情戲常常會打孩子的牌,就是要在孩子身上賺取眼淚,從而賺取亮麗的票房。多年前,《世上只有媽媽好》一片就是這樣撈了個缽滿盤滿,現在,導演陳可辛攜《親愛的》登上今年的多倫多電影節,打的也是親情牌。
無後為大 孩子是一切
《親愛的》片名,乍看還以為是愛情片,其實,在中國文化裡,小孩是比情人更重要、更親愛的對象。情人可以分手,夫妻可以離婚,但孩子永遠是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血脈,孩子是自己的未來,所以,在中國傳統家族文化裡,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孩子卻是一切。因此才有這樣的說法-「無後為大」!連阿Q想跟女傭人吳媽「困覺」,主要不是為了滿足性慾,而是怕「斷子絕孫」。千百年來,在沒有宗教的中國文化裡,子孫綿延,支撐了中國人的世俗信仰,愚公就曾充滿自負地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你看,愚公能夠不畏懼死亡,原因就在於他相信他的子子孫孫會無窮無盡呢!
愚公根本沒預料過另一種可能:子孫綿延是否會被打破?
家庭希望 尊重子如父
陳可辛就把這個可能搬進電影裡來,而且用的是十分極端的方式:孩子被拐了!
天哪!還有比這更可怕的事嗎?出事之後,當父親的像挨了一棒,天旋地轉;當母親的像被掏去了心,失魂落魄。
在這個有幾千年歷史不信神的文化裡,士大夫把信仰寄托在歷史中,謀求「留取丹心照汗青」,期望他的名聲萬世留芳;而百姓則把指望交託給肉身,由子孫傳遞他的血脈,他便可以活在他子孫的生命綿延中。《聖經˙傳道書》所說的:「神又將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在中國文化中就表現為這樣的兩種追求。舉目四望,世上哪個民族有華人的家譜熱?如此來看,沒有孩子,這家譜可怎麼傳下去呢?孩子,親愛的小孩,其實是中國文化的彌賽亞(救世主)。一個家庭得了兒子的時候,都會本能地期望這兒子是拯救他們家庭的人,是這個家庭的希望之光。在這個意義上,他們「尊重子如同尊重父」。
一個孩子 撕裂兩家庭
若不理解這一點,將很難理解影片中失去子女的父母的絕望。孩子沒了,這日子可怎麼過下去?找回孩子,必須的!從此這就是他們活著的主題。因為他們沒有別的,只剩下這個,沒了這個就甚麼也沒有了!
他們組成「尋子會」,用傳銷的方式互相鼓勵,四處奔走,遍撒傳單,在沒有政府配合社會支持的情況下,力盡艱辛地尋找。
原來,拐孩子的家庭,也是因為沒有生育能力,要使出這種歪招來得個兒子。趙薇飾演孩子的養母,操著濃重的鄉音,一口一個「小家伙」,不停地講她對孩子的熱切之情。
一個孩子,撕裂了兩個家庭。丟失孩子的家庭,奔波在尋親中;拐孩子的家庭,也面對養了幾年的孩子被領走的痛苦。陳可辛始終把電影情節的焦點對準孩子,雖然「小家伙」並不是影片的主人公,但一直是影片的中心。因為,「小家伙」是家庭的偶像。
神的獨子 十架上獻祭
聖經裡有這樣一組完全不同的場景。亞伯拉罕帶著他所愛的獨子以撒,走了三天,到摩利亞山,準備把這孩子向耶和華獻為燔祭。這孩子本是他的唯一,他的血脈也要靠這孩子來延續,他蒙神所賜的福份也要因這孩子傳遞;但亞伯拉罕更尊神為大,願神的旨意成全,獨子以撒不能成為亞伯拉罕的偶像,他的信仰在神那裡,始終是神。獻祭之際,神親手攔阻了他,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神大大祝福亞伯拉罕,地上萬國都因他的後裔得福,直至今日。
以撒之後兩千年,耶和華神的獨子,真正的救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獻祭,把「因他的後裔得福」的那個福音,全然展現出來,讓信祂的人都得著了這個福。這個福,把人從罪惡的世界救贖出來,並得著豐盛的生命。
殺 子方式 將子當救主
《親愛的》導演只知道影片中丟失的兒子,卻不認識十字架上的聖子。所以這部影片,只能把世上的幸福,寄托在「小家伙」身上。作為一部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中難得的現實題材影片,《親愛的》確實觸及了許多社會問題,如拐賣婦女兒童現象、計劃生育政策、民間互助組織、司法律師系統、地方保護主義......只是由於對這些現象無力解讀,使影片停留在浮光掠影上,無法給出真正的盼望。於是導演拿世上永恆不敗的主題,如「母愛」「親情」,用來立意,靠滾滾淚水,泛溢的情緒,把觀眾捲入感情的漩渦。因此,電影拍得很缺乏節制,一如現實的混亂與喧嚷。
魯迅一直批判中國文化是殺子文化,只是,魯迅沒有看到,殺子的方式,竟是膜拜子,將子當成救主。
任何文化的問題,核心都是信仰問題。中國文化的祖先崇拜和子嗣追求,是一體兩面的,在沒有神的地方,或者將先人舉為神明,或者將後人視為偶像。願先人庇佑家族,願後人光宗耀祖。
但先人不是神,後人也不是。孩子若能夠成為可期望的,只能是將他們放在神的手中,不然,小孩子只是-「小家伙」。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