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急挫有人歡喜有人愁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油價逐步平穩上升至110美元左右一桶;但踏進2014年下半年卻急速下滑,從100美元高位下跌至12月中的55美元一桶,跌幅超過40%,跌勢似乎仍然持續。
油價下跌令消費者受惠
作為消費者,特別是駕車人士,油價下跌令汽油價格大幅回落,自然是好消息。在去11月中加油時,當店員將無鉛汽油價格牌,下調至數年來首見的兩位數字時(100公升$99.9),不少顧客不期然地地鼓掌;執筆時,無鉛汽油價格已經下降至$90以下。隨著汽油價格下降,運輸業和航空業等都可望能降低經營成本,最終會令相關貨品價格下降,使消費者受惠,更可壓抑通脹,減輕央行加息壓力。從這角度看,油價下滑是好消息;但倚賴石油出口的國家和相關的行業,將會受到沉重打擊。
石油供求失衡油價急挫
今次油價大幅下降,相信是與石油供應增加有關,而非需求減少,或暗示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雖然供過於求,但卻沒有一個產油國願意減產,因恐怕減產後會喪失市場佔有率和收入。除了操縱世界石油產量三分之一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國家外(OPEC),不少國家例如俄羅斯、挪威、墨西哥和加拿大等,都是石油出口國,從中賺取龐大收入。
與此同時,石油需求增長卻慢慢下降,例如美國自從開發國內頁岩油後,已大幅減少倚賴進口石油,因此,進口石油需求跌至30年來新低,但仍是僅次於中國之後的最大石油進口國。雖然石油價格大幅下降,消費者對汽油的需求,卻不一定會大大增加,因為不少人已經習慣減少倚賴汽油,而採用另類能源。在汽車方面,不少人選擇電動車或混合動力汽車,甚至減少用車或共乘汽車(carpool),而且不少汽車已變得高效能、減少汽油消耗。此外,好些國家都鼓勵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均可減少對汽油的需求。有些分析家估計,油價下跌至40美元一桶時,才會喘定,到時或可逼使石油出口國協商減產。
俄羅斯將陷入經濟危機
歐美因烏克蘭問題,已經對俄羅斯作出經濟制裁,因而為該國帶來沉重的經濟打擊,再加上油價急挫,令俄羅斯貨幣盧布大幅貶值-由2014年初的1美元兑33盧布,貶值超過一倍至接近70盧布,大有可能觸發另一場經濟危機。因此,俄羅斯央行出手阻止盧布繼續下滑,首先花了80億美元購買盧布去支持滙價,繼而將利率推高6.5%至17%;可是,此舉只能暫時阻擋盧布滙價下滑,盧布已迅速恢復跌勢了。
面對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以來的最大危機,央行可能投入更多的外匯儲備去支撐盧布,可惜此舉成效不大,因為投機者將繼續沽空盧布,恐怕央行只有繼續將利率大幅增加;但這措施只會進一步打擊已經疲弱的經濟,令股票市場更進一步大瀉。
俄羅斯政府另一可行方法,就是推行資金管制,限制資金進出俄羅斯,固定盧布滙率。此舉甚具爭議,因與自由經濟理念相抵觸,又會影響俄羅斯企業舉外債或將外債展期的能力。不過,馬來西亞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亦曾實行資金管制,雖然惹來非議,但最終卻能令國家平穩度過危機,而經濟強國中國至今仍然實行資金管制;可見資金管制確有其效用。無論如何,為了阻止盧布繼續下滑,這可能是俄羅斯最終唯一可行的辦法。
馮肇昌(加拿大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