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西岸新發展
一月初,有一個中國財團以低於100萬加元,買下卑詩省一個小鎮Bradian,從而揭開華人財團在人口稀少的小鎮投資和發展事業的新一頁。
打造旅遊的新景點
Bradian位於滑雪勝地Whistler以北,雖然它因採礦工業沒落而被荒廢了一段時期,但卻具備旅遊發展的潛質,只要投資者肯花心血和金錢,將它打造成一個觀光度假勝地,相信此舉不但令這小鎮重現生氣,而且也能使附近地區面貌一新。
在最近大溫哥華地區的西人與華人種族關係漸成熱門話題之時,這項投資更值得我們華人關注,因為假如它將來確能幫助西岸的旅遊業擴展,華人在加國的形象也會提升;外籍人士不再以為華人只懂得搞飲食業、開雜貨店和提供最基層服務而已,事實證明,華人在加國的旅遊業上亦有貢獻。
形成龐大財經資源
在過往十年,從中國移民來加拿大的人數每年約有四萬,這數字包括了家庭團聚、專業技術、基層勞工、企業投資等不同類別。然而,不少專業技術人士來到這裡,卻不能返回本行職位而被迫轉行;但也有好些成功轉行和建立企業的例子,從他們身上顯露出華人的適應能力高、刻苦耐勞等民族性格,並且漸漸地在加國形成了一個有實力、龐大人力和財經資源。
筆者移居加國已經30年,在西岸定居也超過21年,親身經歷大溫地區的社會改變。不錯,華人雖然不致在眾多行業中都出了「狀元」,不過,好些同胞已在各行各業裡建立了有影響力的地位。此外,由於一般華人重視儲蓄,以致華裔的財政資源較其他族裔的國民優勝。若然大家都重視和懂得集資搞企業的功能,那麼在許多商業和輕工業發展上,肯定可以在加拿大西岸有所作為,這是筆者樂於見到的願景。
積極參與履行義務
整體來說,華裔人士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包括政府運作和公民論政方面)的比例,明顯還是十分薄弱。固然,要打破與其他族裔的隔膜,能自如地討論政情,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是必備的條件,換言之,有志參與公職者就必須在英文的寫、聽、講三方面下苦功,這有助增進我們和其他族裔的溝通,繼而朝向族裔和諧的目標邁進,促進社會的繁榮和安定。
在農曆新年來臨之際,盼望華人(尤其是基督徒)能在今年更關心社會大事。加拿大的民主制度需要國民積極參與,才能真正在社會每一個層面落實;國民權益之正確運用,也需要我們積極參與,這既涉及我們的權利,同時也是我們的義務。
盧維溢牧師